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家司法考试 > 司法考试 > 司考历年真题 >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甲属于犯罪未遂?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甲属于犯罪未遂?

时间:2023-12-12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714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第54题:

犯罪未遂的判断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

选项A

甲让行贿人乙以乙的名义办理银行卡,存入50万元,乙将银行卡及密码交给甲。甲用该卡时,忘记密码,不好意思再问乙。后乙得知甲被免职,将该卡挂失取回50万元。

该选项不属于犯罪未遂。虽然甲忘记了密码,但在乙将银行卡及密码交给甲时,甲已经成立了受贿罪既遂。之后的事件并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

选项B

甲、乙共谋傍晚杀丙,甲向乙讲解了杀害丙的具体方法。傍晚乙如约到达现场,但甲却未去。乙按照甲的方法杀死丙。

该选项不属于犯罪未遂。在共同犯罪中,共犯人的犯罪形态保持一致,一人既遂则全体既遂。即使甲未去犯罪现场,但乙按照甲教授的方法杀死丙既遂,甲也对该既遂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选项C

乙欲盗窃汽车,让甲将用于盗窃汽车的钥匙放在乙的信箱。甲同意,但错将钥匙放入丙的信箱,后乙用其他方法将车盗走。

该选项属于犯罪未遂。帮助犯的既遂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帮助实行犯制造了既遂结果。第二,帮助行为与既遂结果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在该选项中,由于甲将钥匙放错了位置,导致乙用其他方法将车盗走,甲的帮助行为与乙的既遂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甲构成帮助犯的未遂。

选项D

甲、乙共同杀害丙,以为丙已死,甲随即离开现场。一个小时后,乙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丙未死,持刀杀死丙。

该选项属于犯罪未遂。判断犯罪是处于暂时性停顿还是处于终局性停止,需要考虑两个标准:一是行为人主观犯意是否完全消除,二是行为人客观犯罪行为是否彻底结束。在该选项中,甲、乙共同杀害丙后,甲的主观犯意已经消除,并且其犯罪行为已彻底结束。丙未死是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构成犯罪未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选项C说法正确

    关于法律条文中关于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冒充警察或军人进行诈骗等行为的处理规定。文章详细解析了不同情况下罪数的判断,以及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处理方式。文章指出,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从重处罚,对于冒充警察或军人进行诈

  •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商谈进口特种钢材的合同问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在进口特种钢材合同问题上的讨论。双方可以选择适用其他法律,格式合同只是建议性文本,可经双方协商修改和补充。贸易术语和公约可以同时适用,贸易术语主要解决交货责任、费用及风险划分等问题。

  • 我国单位是否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我国单位是否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文中首先明确了共同犯罪的定义,即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接着阐述了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主犯,详细说明了主犯的刑事责任如何确定,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其他主犯以及在

  • 集团犯罪中的共同犯罪构成要素

    集团犯罪中的共同犯罪构成要素。共同犯罪指三人以上组成的犯罪组织,事先通谋,多次实施一种或多种犯罪行为,参与者均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集团犯罪具有组织稳定性、明确目的性、预谋性、存在骨干分子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集团犯罪组织严密,成员固定,目的明确,通

  • 案情分析
  •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 团伙作案从犯怎么处理
司法考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