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货店被罚20万只因广告带"最"字
据悉,被处罚的炒货店经营已超过20年,在杭州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炒货店的经营者方某介绍,自己选用了优质原料,因此他在食品包装袋、店门口喷绘上等多处写有“杭州最好的炒货店铺”、“杭州最优秀的炒货店”等带有最高级修饰的宣传。
两个多月前,杭州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山所接到举报,开始介入调查。经过两个月左右仔细调查,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该炒货店有违反1日起实施的新版《广告法》的情况。
《广告法》规定第三项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规定规定,若有违反上述规定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店主方某收到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出的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根据《广告法》规定,店主方某将面临20万元罚款。
炒货店被罚20万是否合理,为何引发网友热议
一家炒货店铺,因为一句含有“最”字的广告语,而收到了20万元的罚单,不只是店主觉得委屈,围观者也都报以同情的目光。不过细究起来,收到罚单也是“罪有应得”,因为执法部门是依法行政。依据就是新的《广告法》——白纸黑字,而且20万元已是处罚下限。
第一、从执法依据、执法程序上而言,20万元的罚单的确无可挑剔,而且似乎还有从轻处罚的意味,那为何却激起了舆论的热议呢?
在民众心里,炒货店铺多属于小型作坊,与执法部门相比属于弱势方,而舆论对弱势一方有着天然的同情心理,认为如此高额的罚款是在砸“穷人”的饭碗。
第二、一家小小的炒货店因为一个“最”字就被罚了20万,那些知名大企业、地方政府的旅游广告同样使用了极限词,却为何没有受到任何追究?如网友跟评中提到最多的百度贴吧的广告语,“百度贴吧——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还有多地的“最美XX”系列广告。如此一对比,执法部门就给人落下了欺软怕硬、选择性执法的口实,招致质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执法部门对新《广告法》的宣传是否到位了?毕竟新版《广告法》从去年9月1日起执行,至今也还不到半年时间,如果因为新法宣传没到位,而导致部分商家违法,执法部门是否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并加以反思、改进工作呢?而且对于新《广告法》的实施,是否应该设置一定的豁免期,给商家一个缓冲期限去自纠自查,这也是应该纳入考量的问题,毕竟从更换广告语、到制作新的广告标识、包装等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当然,作为商家,也应该时刻关注政策的动向与变化,自我规避风险,避免过界触碰了法律红线,否则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是一张张巨额的罚单甚至更严厉的惩罚。
世界控烟框架公约的第四轮谈判情况。会议汇集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国,旨在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控烟公约,同时对烟草广告发表看法,推进公共健康目标。会议包括报告和调查,媒体参与开放,并对媒体拍摄进行规定。会议期间将涉及烟草诉讼前景的报告和公众调查,以及关于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的责任及相关规定。药品广告需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跨地区发布的药品广告需持有审查批准文件并经广告发布地卫生行政部门换发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医疗广告需持有《医疗广告证明》方可宣传,且内容必须真实、健康、科学、准确。县、区级和地、市级卫生
根据《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规定的办理印刷品广告的程序和所需材料。办理程序包括受理申请、权属审核、核准和发证。申报材料包括申请报告、委托代理协议书、营业执照和广告经营许可证等。办理时限为7个工作日,节假日除外。
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措施。药品广告的发布需经过广告管理部门审查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药品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并遵循相关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的药品广告会面临查处。某些特殊药品类型不得发布广告,违法药品广告的类型包括夸大疗效宣传、使用绝对化语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