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 > 残障人士继承房产是否需要监护人

残障人士继承房产是否需要监护人

时间:2025-02-24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9902
近日有位网友留言询问,说自家亲戚去世了,留下了一套房子,他的两个孩子其中有一个是个残疾人。他想知道这位残疾人在继承房产的时候权益是否有保障,是不是需要通过监护人来办理继承。手心律师网小编查询了相关资料,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残障人士在继承房产时是否需要监护人并不一定。只有那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需要监护人的参与。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完全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判断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

判断一个自然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主要有两个标准:年龄和精神状态。年龄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重要依据。此外,精神状态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重要因素。

然而,将残疾人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际上是对残疾人的一种歧视。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残疾人年满18岁(指16周岁以上但未满18周岁的公民),并且具备正常的精神和智力状况,那么他们应被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关于残障人士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

第十八条

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于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那么也应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一条

那些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对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也适用同样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那些无法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或者在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和追认下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应为其法定代理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