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死缓、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案件的减刑和假释,办理机关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
高级人民法院对于经过初审、上诉审或依法复核,并制作法律文书的死缓、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案件的减刑和假释进行办理。
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判决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案件,其减刑和假释可以由中级人民法院办理。
对于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判决的死缓案件,如果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应由高级人民法院办理。而后续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减刑时,可以由中级人民法院办理。
如果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案件经教工作团委批准,并由中级人民法院或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其减刑和假释可以由中级人民法院办理。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犯是否可以判处无期徒刑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这种分歧是因为对于《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和第四十九条的适用有不同的理解。
单独理解条文一或条文二都相对简单,不会引起错误。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犯罪都属于轻微犯罪,只适用条文一,这也不会出错。然而,当未成年人犯罪属于严重犯罪需要适用条文二时,就出现了前述的分歧。
否定论认为,适用条文二意味着最高只能判处无期徒刑,并且还必须适用条文一,结果就是不能对未成年犯判处无期徒刑。
肯定论认为,条文一是对未成年犯进行司法保护的一般规定,而条文二则是特殊规定。条文一具有普遍适用性,在任何未达死刑的犯罪中都能显示其有效性,易于操作,因此是一般规定。但是在任何已达死刑的犯罪中,条文一失去了有效性。对于重复犯罪的未成年人来说,是否判处无期徒刑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针对这种特殊情况,结合国际上对未成年犯保护的司法标准,条文二应运而生,以封顶的方式对未成年犯进行保护,因此,它只能是特殊规定。
根据特别优于一般的原则,当情景相适应需要适用特别规定时,就必须适用特别规定,并且不得再适用一般规定,因此,只能适用条文二。只适用条文二意味着完全可以对未成年犯判处无期徒刑。
肯定论的另一个理由是它符合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禁止重复评价原则要求不能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重复评价,重复评价包括重复起诉以及同一诉讼过程中的重复惩罚或重复从轻、减轻。而条文一和条文二都是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的从轻、减轻,因此不能同时适用,只能单独适用,因而完全可以对未成年犯判处无期徒刑。
被判无期徒刑是否可以上诉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才能行使上诉权利,如自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无期徒刑的适用情形和刑期计算方式,包括罪犯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威胁和危害。无期徒刑是对严重刑事犯罪的严厉惩罚,依法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不得再进行减刑或假释。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终身监禁,包括绝对终身监禁、裁量终身监禁和无假释终身监禁,并阐述了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无期徒刑减刑后的最低服刑期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无期徒刑减刑后的最低刑期为十三年,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减为无期徒刑的最低刑期为二十五年。无期徒刑与终身监禁不同,前者可以因良好表现而减刑,后者则不会减刑,且罪行更为严重。中国的刑法没有采取不定期刑制
无期徒刑罪犯保外就医的条件及相关细节。保外就医需符合如患有严重疾病、年龄超过60周岁且身体衰弱等条件,并需服刑一定时间。同时,对于不合规的行为如骗取保外就医、自伤自残等,将不被允许保外就医或被收监执行。保外就医期间的不正当行为时间不计入执行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