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 >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时间:2025-02-24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0839
不安抗辩权主要是维护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先履行方在证实(拥有确切证据)后履行方没有或者可能失去履行能力的时候,拥有主动中止履行义务的权利。它拥有抗辩权和形成权的双重积极性质!那么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呢?现在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且具有对价关系

不安抗辩权和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样,只能在双务合同中发生。因此,单务合同和不完全的双务合同都不能引发不安抗辩权。

二、适用的双务合同属于异时履行

异时履行是指双方履行债务的时间顺序,即先一方履行,后另一方履行。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一般适用同时履行原则于一些买卖合同。但对于租赁、承揽、保管、仓储、委托、行纪、居间等合同,我国合同法规定除非当事人有特别规定,应采用异时履行原则。

三、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

如果履行期还未到,先履行方只能暂时停止履行的准备,无法停止履行。

四、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

这包括以下三个要素:1. 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 - 财产显著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资产转移、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 丧失商业信誉; - 在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 - 在给付特定物的债务中,该特定物丧失; - 其他情形。我国合同法对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与大陆法系各国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即更宽松,这可能是参考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相关规定。2. 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发生于合同成立之后。在大陆法系各国中,后履行方财产显著减少应发生在何时,有两种不同的立法例,一种是订立合同后财产显著减少,如德国、瑞士等民法采用;另一种是订立合同时财产已减少,如奥地利民法第165条规定。笔者认为,第一种立法例较为合理。因为如果在订立合同时后履行方的财产已减少,而先履行方已知或因疏忽而不知,先履行方在主观上存在过错,应承担不利后果,没有必要予以保护,除非先履行方因重大误解或受欺诈而不知情才能主张救济。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应发生在何时,笔者认为,在解释时采用第一种立法例较为合理。3. 先履行方对事实负有举证责任。先履行方主张不安抗辩权时,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而不能凭自己的主观猜测。否则,先履行方将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担违约责任,从而使自己处于极不利的境地。不安抗辩权适用于以上条件。一旦出现这些条件,先履行方必须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以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它只能在双务合同中发生,适用于异时履行的双务合同,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且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同时,对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时间点和先履行方的举证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我国合同法对不

  •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的一方在对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且未恢复或未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根据《民法典》规定,先履行方

  •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哪些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安抗辩权适用条件包括:合同双方互负债务、先履行方负有不安抗辩权、后履行方出现履行能力恶化且存在无法履行的危险。先履行方主张不安抗辩权时,需要确

  • 不安抗辩权合同的解除条件是什么,有哪些效力

    在此情况下,我国合同法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债务人有过错,二是拒绝行为违法,三是有履行能力。先履行方符合以上适用条件,即取得不安抗辩权。先履行方行使不安抗辩权将对双方当事人产生何种影响,这就是不安抗辩

  • 不安抗辩权人的解除权的条件是什么
  • 不安抗辩权的效力
  • 抗辩权行使程序中的限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