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主体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主体

时间:2025-05-10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1684
在现实生活中,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是非常多的,例如虚假宣传、打压竞争对手等,不正当竞争会对市场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国推出了反不正当竞争法,那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并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经营者包括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及行为

1. 法律规定

中国制定和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了不正当竞争的定义,即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该法还明确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各种表现形式,包括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

2.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市场混淆:经营者通过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以误导用户或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或消费者利益。

虚假宣传: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进行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

商业贿赂: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或其他能影响交易的相关人员财物或其他好处。

侵犯商业秘密: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

低价倾销: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以提供奖励为名,实际上采取欺骗或其他不当手段损害用户、消费者的利益,或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

商业毁谤: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商场因虚假宣传购买产品遭受损失后的索赔问题。消费者需保存相关证据,先与商场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投诉或诉讼。法律规定了虚假宣传的处罚和赔偿标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消费者。发布虚假广告将面临严厉处罚。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主体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主体的内容,即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遵守的原则和商业道德。同时介绍了该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定,包括市场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和商业毁谤等。

  • 直播间虚假宣传违法吗
  • 给卖家刷好评犯法吗
  •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种类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