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限合伙存续期间,中途加入为普通合伙人的,本与加入前的合伙债务无关。入伙协议作为合伙人内部之约定,对于合伙人内部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入伙协议并不为外部第三人所知晓,因此该内部约定对合伙之外的第三人债务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为了保护第三人债权,本条第2款规定了新合伙人对于其加入前的合伙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
甲、乙、丙为好朋友关系,共同出资设立了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一年后,丁经甲、乙、丙一致同意,入伙成为某合伙企业新的合伙人。在丁入伙前,A公司已经享有对合伙企业的债权300万元。在丁入伙后,某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最终无法偿还债务。A公司起诉某合伙企业和甲、乙、丙、丁四名合伙人,要求某合伙企业还本付息,并要求甲、乙、丙、丁四名合伙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丁抗辩称,该笔债务是在其入伙前已经存在的,并且新合伙协议明确约定丁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任何责任,因此丁无需对该笔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新合伙协议的约定只在甲、乙、丙、丁内部有效,对外不具备法律效力。根据新合伙协议,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法院最终支持了A公司的诉讼请求。
新合伙协议对新合伙人入伙前债务承担的约定,在外部无效但在内部有效。根据上述案例,如果丁实际承担了该笔债务,可以依据新合伙协议的约定向甲、乙、丙追偿。
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债务的承担方式。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以合伙企业财产承担债务为前提;有限合伙人责任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特殊普通合伙中,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责任限于财产份额。这些规定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就共同经营餐饮事宜达成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作名称、经营场所、合伙期限、出资方式、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入伙、退伙和出资转让等条款。摘要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兴趣并概括文
合伙协议中风险提示审查合伙人资格的重要性。合伙企业强调人合性,选择合伙人需考虑其物质实力或软实力。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面临企业债务无法偿还的风险。文章还涉及了合伙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名称、经营场所、合伙期限、经营范围和出资等方面的内容
合伙人退伙时的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问题。在退伙时,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需依据合伙协议的约定进行。若协议未明确规定,则合伙人需平均分担亏损和债务。此规定旨在确保合伙人能公平处理合伙企业的财产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