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保证金是指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人随投标文件一同递交给招标人的一定形式、一定金额的投标责任担保。其目的是确保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后不得撤销投标文件,中标后不得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订立合同,并在签订合同时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
投标保证金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在实际招投标实践中,招标人可以根据需要规定其他合法的形式,例如银行电汇或电子汇兑等。根据法律规定,境内投标单位在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中,应当以现金或支票形式提交投标保证金。
不同类别的招标项目对投标保证金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37条和《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第27条的规定,投标保证金除现金外,可以采用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等形式,也可以根据招标人认可的其他合法担保形式。
根据《机电产品采购国际竞争性招标文件》的规定,投标保证金可采用银行保函、不可撤销信用证、银行本票、即期汇票、保兑支票、现金等形式,也可以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形式。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36条的规定,投标保证金可以采用现金支票、银行汇票、银行保函等形式交纳。
在投标保证金的形式中,现金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是否可以使用现金作为投标保证金首先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来确定。如果招标文件要求使用其他形式的保证金,那么使用现金将被视为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投标被否决。此外,实际情况中较少有人使用现金作为投标保证金,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完成交纳。
敲诈勒索罪与串通投标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指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迫使他人提供借款或干扰社会秩序的行为,而串通投标罪则是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报价或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侵犯客体、行为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招标与投标过程中的法律要求和条件。招标方需明确所有采购要求和条件,而投标方必须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写投标文件,对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投标文件的处理包括废标认定、重大偏差的认定、投标文件的修改和撤消、投标有效期、投标截止时间和送达要求等。投标人在整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
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的规定以及退还的相关事宜。相关规定提到,投标保证金的缴纳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可以提前递交但需合理,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关于退还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返还,除非投标人存在违规行为。不同类型的招标项目对于投标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