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也是当事人就民事损害赔偿问题向法院提交的重要证据。认定书的名称中取消了“责任”两字,是为了避免混淆并更加明确其性质。认定书属于证据的一种,不具有行政可诉性,当事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在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法院应当对认定书进行审查,如果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认定书的结论,法院可以不予采信,因此认定书与鉴定结论有所区别。
根据道交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
(2)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3)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并分别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应当被告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根据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事故统计工作的通知》规定,死亡是以事故发生7天内死亡为限,即7天内死亡的算作死亡事故统计,7天后死亡的不作死亡事故统计。然而,交通事故的伤者在7天以外死亡的情况下,虽然在统计上不算作重大交通事故,但对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追究却不受死亡时间的限制。
在交通事故中,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是交通事故的后果和肇事者所负的交通事故责任,而不是在事故发生时如何统计。如果事故受伤者在7天后死亡,应当依法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的批捕时间。公安部门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完成后,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综合评估后,可随时决定批捕。批捕的依据是事故责任认定书中所载明的事实和证据,综合考虑事故的严重程度、损害程度和肇事者的主观故意或过失程度等因素。批捕是严肃的法
车辆扣分不服的法律处理程序、驾照记分周期的规定以及机动车环保标志的规定。对于不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如仍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驾照记分周期从初领驾驶证日期算起,违法行为产生的分值会被记入驾驶证中,累积达12分需
一起骑车撞人事故的赔偿问题。首先,根据责任认定原则,若行人无过错,骑行者需承担主要责任,并涉及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残疾赔偿金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等。若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另外,若骑行者投保了保险,可申请理赔。对于司
电动车撞人后未及时报警的应对措施。事故发生后,应首先与受害者联系沟通,若双方能就责任达成共识,可协商解决;否则,应尽快报警并提供证据。同时,也介绍了车辆被撞后的保险理赔流程,包括确保现场安全、报警、拍照、收集信息、联系保险公司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