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 > 工伤鉴定标准——三级

工伤鉴定标准——三级

时间:2025-06-09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3082

5.3.1 定级原则

根据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特殊医疗依赖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的存在来进行定级。

5.3.2 三级条款系列

符合以下任一条款的情况,均可被认定为工伤三级:

  1. 精神病性症状,经过系统治疗1年后仍表现为危险或冲动行为。
  2. 精神病性症状,经过系统治疗1年后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3. 偏瘫肌力达到3级。
  4. 截瘫肌力达到3级。
  5. 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
  6. 中度非肢体瘫运动障碍。
  7. 具有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两项及两项以上症状。
  8. 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70%,并伴有四肢大关节中2个以上活动功能受限。
  9. 面部瘢痕或植皮占≥2/3并有中度毁容。
  10. 一手缺失,另一手拇指缺失。
  11. 双手拇、食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12. 一手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拇指功能丧失。
  13. 双髋、双膝关节中,有一个关节缺失或无功能,另一关节严重功能障碍。
  14. 双膝以下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15. 一侧髋、膝关节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16. 非同侧腕上、踝上缺失。
  17. 非同侧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18. 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半径≤10°)。
  19. 双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半径≤10°)。
  20. 一侧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另一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24%(或半径≤15°)。
  21. 呼吸完全依赖气管套管或造口。
  22. 喉或气管损伤导致静止状态下或仅轻微活动即有呼吸困难。
  23. 同侧上、下颌骨完全缺损。
  24. 一侧上颌骨或下颌骨完全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损伤/>30cm2。
  25. 舌缺损超过全舌的2/3。
  26. 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
  27. 一侧胸廓成形术,肋骨切除6根以上。
  28. 一侧全肺切除并隆凸切除成形术。
  29. 一侧全肺切除并大血管重建术。
  30.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31. 肝切除2/3,并肝功能中度损害。
  32. 胰次全切除,胰岛素依赖。
  33. 一侧肾切除,对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34. 双侧输尿管狭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35. 永久性输尿管腹壁造瘘。
  36. 膀胱全切除。
  37. 尘肺叁期。
  38. 尘肺贰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
  39. 尘肺贰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
  40. 放射性肺炎后两叶肺纤维化,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
  41. 粒细胞缺乏症。
  42. 再生障碍性贫血。
  43. 职业性慢性白血病。
  44. 中毒性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5. 中毒性血液病,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含量≤2×1010/L。
  46. 砷性皮肤癌。
  47. 放射性皮肤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等级鉴定标准

    不同等级的工伤鉴定标准,从一级到十级,每一等级都详细列举了具体的鉴定标准,包括面部、身体部位的损伤、功能丧失、瘢痕形成等。文章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工伤等级所对应的鉴定标准。

  •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的相关内容。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如存在残疾并影响劳动能力,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提出,并由市级鉴定委员会在60日内作出结论。如不满意市级鉴定结论,可在15日内申请再次鉴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具体的

  • 十级工伤劳动鉴定标准

    十级工伤劳动鉴定标准,涵盖了面部瘢痕、全身瘢痕面积、脊柱骨性关节炎、指端植皮术后、膝关节损伤等多方面的评定标准。这些标准针对不同程度的工伤情况,以确保公正合理的劳动鉴定。

  •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眼睛轻伤的鉴定标准,包括眼睑损伤、眶部骨折、泪器损伤、眼球结构损伤、视力减退以及外伤性斜视等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各种眼睛轻伤的情况,如眼睑治疗后遗留的疤痕、眉毛永久性缺失、眶部单纯性骨折、泪器功能障碍、眼球后退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评定方法。同时,文章还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