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合伙企业如何进行增资
时间:2024-07-02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如果注册资本与公司经营规模不相应的,是可以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减少注册资本涉及到债务处理问题,那么普通合伙企业怎样进行增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普通合伙企业增资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可以根据合伙协议或全体合伙人的决定,增加合伙企业的出资。增资的出资金额由合伙人认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伙人可以根据合伙协议或全体合伙人的决定,增加或减少对合伙企业的出资。
个人合伙与普通合伙的区别
我国的合伙形式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和合伙企业。其中,只有合伙企业具有企业资格。合伙企业与个人合伙最大的不同在于,合伙企业的成立需要书面协议,这是合伙企业成立的基本条件。
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的区别如下:
- 个人合伙可以订立口头的合伙协议,而合伙企业必须订立书面的合伙协议。
- 个人合伙由自然人组成,与自然人组成的合伙企业在实质内容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工商登记方式不同。个人合伙领取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而合伙企业领取合伙企业营业执照。
- 合伙企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并使用合伙企业的字号,而个体工商户不可以设立分支机构。
- 个人合伙的所有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而合伙企业存在有限合伙人。
- 个人合伙的诉讼主体资格规定如下:
- (1)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个人合伙在民事诉讼中,应以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为诉讼当事人。
- (2) 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共同诉讼人。个人合伙如果有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应以全体合伙人为共同诉讼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和《民诉意见》第四十条的规定,合伙企业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 个人合伙的合伙人没有先诉抗辩权,而合伙企业承担的是补充性连带责任,并具有先诉抗辩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但是,在判决书中必须明确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 个人合伙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每月需要交纳工商管理费,并按定期定额方式纳税和查账征收方式。而合伙企业每月向税务局报税,不需要交纳工商管理费。两者都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 个人合伙不能依法进行破产,而合伙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破产法》进入破产程序。
- 个人合伙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时,没有规定是否需要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而合伙企业法规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
- 如果合伙协议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在利润分配、亏损分担和清算财产分配方面的规定可能不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同立退伙契约人
五位合伙人(甲方、乙方、丙方、丁方和戊方)共同经营的企业因戊方提出退伙而达成的退伙契约。因戊方将企业经营权登记在自己名下引发矛盾,五方同意戊方退出合伙关系。退伙时间为协议生效之日,之前产生的债务由戊方承担,之后由甲乙丙丁继续经营管理产生的债权债务与戊
-
合伙人是否能够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清偿个人债务
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是否可用于清偿个人债务的问题。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包括原始出资和部分收益,属于企业财产,不能直接用于清偿个人债务。但合伙人可以使用已分配或即将分配的收益来偿还个人债务。此外,法律和合伙协议也对合伙人财产份额的清偿方式做出了规定
-
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与有限合伙的入伙协议的区别
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与有限合伙的入伙协议的区别。首先介绍了合伙协议和入伙协议的定义和目的,然后阐述了它们的签订时间和程序以及入伙协议的成立和生效。最后提到《合伙企业法》第19条的规定在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中的适用,并不适用于有限合伙的入伙协议,建
-
合伙企业法的适用范围
合伙企业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在内的各类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的责任则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此外,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等特定单位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
有限合伙人的竞业自由权利
-
普通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效力
-
合伙企业未来可以增加和变更股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