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普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普通合伙人要按合伙协议的约定履行出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第十六条 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
合伙人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需要评估作价的,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也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委托法定评估机构评估。
合伙人以劳务出资的,其评估办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并在合伙协议中载明。
第十七条 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
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
合伙是否为自然人和法人之外的一种独立的民事主体,理论上有分歧。反对合伙成为民事注意的主要理由是,作为一种组织体的民事主体必须是独立的组织、有独立的财产,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种组织体就是法人。合伙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不是民事主体。亦有学者认为合伙属于非法人组织,具有民事主体的资格,这主要表现为:
(1)合伙人格的相对独立性。合伙拥有自己的字号,独立于各个合伙人。对外,由合伙的代表人从事民事活动。
(2)合伙财产的相对独立性。合伙财产为合伙人共同共有,合伙财产与合伙人个人的财产是分离的。
(3)合伙民事责任的相对独立性。合伙的债务首先用合伙的财产清偿,合伙财产不足清偿时,才由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了上述条件,合伙就能以合伙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认可具备这些条件的合伙组织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种社会生活需要。反之,不认可合伙组织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只能由各个合伙人作为民事主体,不便于合伙从事活动,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不便于社会生活需要。
离婚时,合伙企业的出资财产分割方法。婚前和婚后出资情况不同,财产分割也不同。若夫妻双方都是合伙人,可协商分割财产份额;若只有一方是合伙人,需考虑其他合伙人是否同意转让。文章还通过案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财产分割方式。
甲方、乙方和丙方三方共同签订的合伙协议。合伙宗旨是合作经营、共同创造劳动成果并分享经济利益。协议内容包括合伙组织名称和经营项目、合伙期限、财产份额分配、工资、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除名退伙和出资的转让、合伙人会议和合伙事务执行、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禁
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和规定,包括合作宗旨、名称、经营地、经营项目和范围、期限、出资方式及期限、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等。合伙人享有经营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同时需承担维护合伙财产统一、分担经营损失和连带责任等义务。此外,文章还规定了合伙人的禁止行为、合伙营业
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债务的承担方式。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以合伙企业财产承担债务为前提;有限合伙人责任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特殊普通合伙中,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责任限于财产份额。这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