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级公益林的权属情况,中央财政从2010年开始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对于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而对于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从原来的每年每亩5元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到了2013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将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增加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投入。
我旗目前拥有348.18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其中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占64.78万亩,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占283.4万亩。中央财政共下拨我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4487.86万元,这些基金主要用于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据了解,我旗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从2004年开始实施。在2004年至2009年期间,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从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根据国家级公益林的权属情况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对于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而对于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从原来的每年每亩5元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到了2013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将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
为了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各级政府根据事权划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中央财政通过安排专项资金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中央财政补偿基金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要来源,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本办法所称重点公益林是指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印发的《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核查认定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其脆弱的公益林林地。
中央财政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4.75元用于国有林业单位、集体和个人的管护等开支,0.25元由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用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跨重点公益林区域开设防火隔离带等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
重点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为个人的,中央财政补偿基金支付给个人,由个人按照合同规定承担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等管护责任。
重点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为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等国有林业单位或村集体、集体林场的,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的管护开支范围是:对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购买劳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省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林业主管部门,根据管护任务、经营状况、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国有林业单位和集体的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委派标准、开支水平。
省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在本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内,明确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的具体开支范围和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发生的相关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另行安排,不得在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中列支。
棚户区改造中的房屋征收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而推出的一项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也明确了相关标准。针对危房棚户区的改造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治理西部环境问题的刑法对策。在界定罪与非罪时,应坚持差异性原则和有限制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对西部生态环境采取较为严厉的标准。在刑事制裁方面,应按照个人——单位的顺序进行,充分发挥财产刑的惩罚与补偿作用。同时,非刑罚处理措施也是治理环境犯罪的重要手段。
离职赔偿金的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赔偿金计算依据劳动者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但不得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三倍。劳动者在不同工作时长下有不同的补偿标准。此外,劳动者在合同到期不续约、口头协议解除、工作任务完成期限解雇、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及解约等情况下,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