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是一种建立在市场信用基础之上的组织形式,但在我国目前存在着市场信用不足的问题。投资者对创业投资家的个人信用了解有限,而且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价制度。这导致投资者难以全面、高效地评估普通合伙人的能力,增加了有限合伙人的投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投资者的信心。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首先建立以偿债能力、管理技能和个人信用为核心的信用评价体系,政府可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在合伙企业内部建立类似监事会的监督机构,由合伙人在合伙协议中明确监督机构的组建方式和监督职责。此外,通过完善控制权原则,防止有限合伙人通过监督机构间接控制合伙企业事务。
第三,完善合伙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在合伙企业设立过程中,应在合伙协议中规定信息披露的方式和范围,并要求包含一定比例的专业机构评估或报告,以真实反映合伙企业的经营情况,确保有限合伙人能够充分了解合伙企业的真实情况,保障其合法权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道德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是让行为主体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实现收益与普通合伙人的实际经营能力挂钩,从而激励其尽勤勉义务。可以通过合伙协议设计让有限合伙的实际经营者普通合伙人承担一部分结果不确定性的风险,并从中获得相应的补偿。
首先,利润分配激励是最主要的经济利益激励方式。在合伙协议中可以明确规定利润分配方案,例如,普通合伙人以1%的资本可获得70%-90%的投资收益,以此激励经营者更加专注于合伙事业。
其次,管理费用也可以作为一种内部激励手段。可以根据普通合伙人所管理的资产总额设定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并在合伙协议中明确费率和可计入管理费用的项目。
另外,可以在合伙协议中约定普通合伙人的工资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同时,有限合伙企业与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可以签订雇用合同,确定其工资收入。
新《合伙企业法》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为多种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尤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的二元责任制度和管理结构适应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随着有限合伙的确立,传统合伙企业也
有限合伙人的竞业自由权利。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享有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业务的权利,可以自行经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普通合伙人可以在协议中约定限制有限合伙人的竞业权利,但必须明确约定。
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的问题。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有权将其财产份额进行出质和转让,但须遵守合伙协议的约定。此外,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条件包括合伙人数量、公司名称、普通合伙人以及详细的合伙协议。
在美国的风险投资组织中,有限合伙制公司约占80%,其余为企业或金融机构所属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政府支持的小型企**资公司。有限合伙制公司涉及到三个主要参与者:有限合伙人;一般合伙人和风险企业家。据统计,在美国,风险投资中有限合伙关系的组织形式已控制了80%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