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管辖 > 刑事级别管辖 > 关于毒品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

关于毒品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

时间:2025-04-23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7385
网友咨询:毒品犯罪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一、犯罪地与被告人居住地的管辖原则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毒品犯罪案件的地域管辖,应当遵循犯罪地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管辖为辅的原则。具体而言,犯罪地包括犯罪预谋地、毒资筹集地、交易进行地、毒品生产地、毒资、毒赃和毒品的藏匿地、转移地,走私或者贩运毒品的目的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地等。被告人居住地则包括被告人的常住地、户籍地及其临时居住地。对于怀孕、哺乳期妇女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如果查获地公安机关认为移交其居住地管辖更有利于采取强制措施和查清犯罪事实,可以报请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将犯罪嫌疑人移送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办理,查获地公安机关应继续配合。对于公安机关在侦办跨区域毒品犯罪案件时出现管辖权争议的情况,应当本着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有利于诉讼、有利于保障案件侦查安全的原则,认真协商解决。如果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报告,并由其指定管辖。对于即将侦查终结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大毒品案件,必要时可以由公安部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为了保证案件能够及时结案,避免超期羁押,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在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管辖异议或者办案单位发现没有管辖权的情况下,依法报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同样地,对于已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人民法院也可以在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管辖异议或者办案单位发现没有管辖权的情况下,依法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二、毒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明知的认定

在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的主观故意中,所谓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属于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其被蒙骗的情况除外:(一)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和其他检查站,执法人员要求行为人申报为他人携带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任,而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所携带的物品内查获毒品。(二)行为人通过伪报、藏匿、伪装等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邮寄的物品中查获毒品。(三)在执法人员进行检查时,行为人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四)行为人将毒品藏匿在体内。(五)行为人携带、运输毒品是为了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不等值的报酬。(六)行为人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毒品。(七)行为人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交接毒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惯常交接方式。(八)其他有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情形。

三、氯胺酮等毒品案件的定罪量刑标准

(一)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大”:1.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100克以上;2.氯胺酮、美沙酮1千克以上;3.三唑仑、安眠酮50千克以上;4.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500千克以上;5.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1.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20克以上不满100克的;2.氯胺酮、美沙酮200克以上不满1千克的;3.三唑仑、安眠酮10千克以上不满50千克的;4.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100千克以上不满500千克的;5.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三)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其他少量毒品”:1.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不满20克的;2.氯胺酮、美沙酮不满200克的;3.三唑仑、安眠酮不满10千克的;4.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不满100千克的;5.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少量毒品的。(四)上述毒品品种包括其盐和制剂。在毒品鉴定结论中,对于毒品品名的认定应当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最新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为依据。

四、死刑案件的毒品含量鉴定问题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毒品鉴定结论中应当包含含量鉴定的结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外离婚的管辖原则

    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原则,包括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一般原则以“原告就被告”为地域管辖原则,特殊原则则针对不在国内居住的当事人。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法院的管辖权限,如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定居国外的华侨等情况。涉及港、澳、

  • 我国离婚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

    中国离婚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包括涉外离婚案件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一般原则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特殊原则包括不在国内居住的人的身份关系诉讼、定居国外的华侨的离婚案件、在国外结婚并定居的华侨的离婚案件、一方居

  • 一般地域管辖适用于一般行政案件

    行政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原则,适用于没有特殊因素的一般行政案件,采取“原告就被告”原则,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管辖上应适用有关不动产的特殊管辖规定或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处理结果改变原具体行

  •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执行判决

    中国司法体系中合议庭如何评议决定案件的法律咨询,包括合议庭成员讨论和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重大疑难案件的过程。同时,文章介绍了关于死刑判决和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的相关规定,包括执行程序和条件。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罪犯表现良好可减刑,故意犯罪则执行死刑,相

  • 关于毒品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
  • 一、下级法院是否可以移送上级法院的管辖权
  • 行政诉讼的特殊地域管辖及相关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