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海上贸易,尤其是远洋贸易,风险巨大但利润可观。富有资本的投资者希望通过投资获取高额利润,但不愿承担高风险带来的无限责任。因此,康*达契约应运而生,它是船主企业家和银行投资家之间的一种新型合作形式。康*达和海上合伙具有投资者责任限于最初投资额的优势,类似于现代股份公司。投资者还可以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个康*达,以降低风险。与此同时,船方承担无限责任,从中获取资金,双方都能获得经济上的满足。相比之下,当时的陆上合伙往往由同一家庭组成,后来才有外人加入,因此陆上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海上贸易,陆上贸易的风险较小。
康*达通常是一种短期联营,完成特定航行后即解散。它在短暂的期限内为特定目的而设立,完全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与此同时,当时的陆上合伙从事多种贸易活动,持续多年,常常具有规模庞大、持久存在和行动灵活的特点,足以在不同城市建立分支机构。从时间性来看,康*达的短期性使得投资者能够在获利后快速退出并回收投资,而陆上合伙更倾向于持久经营,投资较为稳定。
由于当时的教会法禁止收取利息,将资金投资成为许多资本家的选择。相比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投资者)可能并不愿意参与经营,他们只希望从投资中获利。而普通合伙人往往是经营管理方面较为精通的人,希望通过经营获得更大的利润。有限合伙制度能够满足双方对管理结构不同需求的要求。
事实上,11世纪晚期和12世纪新的法学为商业关系制度化和系统化提供了构架,强调秩序和正义的概念。没有像流通汇票和有限责任合伙这样的法律设计,也没有对陈旧商业习惯的改革,其他经济社会压力的变革就无法找到出路。有限合伙的出现显然是当时投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新《合伙企业法》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为多种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尤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的二元责任制度和管理结构适应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随着有限合伙的确立,传统合伙企业也
有限合伙人的竞业自由权利。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享有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业务的权利,可以自行经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普通合伙人可以在协议中约定限制有限合伙人的竞业权利,但必须明确约定。
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的问题。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有权将其财产份额进行出质和转让,但须遵守合伙协议的约定。此外,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条件包括合伙人数量、公司名称、普通合伙人以及详细的合伙协议。
在美国的风险投资组织中,有限合伙制公司约占80%,其余为企业或金融机构所属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政府支持的小型企**资公司。有限合伙制公司涉及到三个主要参与者:有限合伙人;一般合伙人和风险企业家。据统计,在美国,风险投资中有限合伙关系的组织形式已控制了80%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