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对方可以行使合同的解除权。这种情形主要包括下面两方面的内容:
(1)如果合同履行期限对合同目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迟延履行期限构成了根本违约,非违约方无需催告就可以行使合同的解除权。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2)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指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的,导致了另一方无法获得在签订合同时所期待的利益。
合同的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方当事人享有合同解除权。但是这并不当然的导致合同的解除,须经解除权人依法行使解除权,才能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
甲超市为了在中秋节来临之前上架“新月”牌的月饼,于是和乙加工厂鉴定了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乙在农历八月初五交货100箱月饼,甲预先支付价款2000元,剩余的5000元在乙交货后支付。随后,在约定的交货时间八月初五时,乙没有按约交货,眼看中秋节即将来临,甲无奈只好通知乙解除合同,另找供货商家。乙对甲的解除通知置之不理,在八月十六将甲预定了箱月饼交给甲,并要求甲支付剩余的5000元价款。甲拒绝接受货物,并要求乙归还预先支付的价款2000元,遭到乙拒绝。甲遂起诉至法院,要求乙归还自己2000元的预付款。
本案中,甲乙本约定农历八月初五交货,目的是甲超市要在中秋节来临之前销售月饼,乙因为迟延交货,导致甲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甲享有合同的解除权,甲可以无需催告,直接通知乙解除合同。所以,甲的解除通知到达乙时,该合同就得以解除,乙应返还甲2000元的预付款。
《合同法》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流程图
特别提示:一方可以向违约方行使合同解除权,合同解除后,未违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返还价款、订金等。
合同解除方式的分类,包括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协议解除是通过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可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法定解除则是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违约等情形。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可得利益的赔偿标准和赔偿规则等内容。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赔偿应当遵循补偿受害人的损失的原则,并适用损益相抵规则。赔偿范围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和因合同解除产生
合同解除的可行性,指出合同可以通过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方式进行。函件往来解除合同的可行性取决于双方是否约定了函件解除的方式。法定解除包括多种情形,如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等。解除权的行使需要通知对方,并在特定情况下办理批准、登记等手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定金责任和违约金责任等五个方面。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如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同时,也明确了定金和违约金在合同违约情况下的责任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