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伙企业法 > 合伙企业法法律法规 > 合伙企业法法规 > 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分别指的是什么

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分别指的是什么

时间:2024-02-18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878
法人合伙,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依照合伙协议共同经营的形式。中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联营形式之一。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分别指的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我国法律对法人合伙的规定

我国法律并没有直接对法人合伙进行规定,但为了推动和规范各种经济联合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1980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1984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1986年3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法人联营作出了专门规定,从而确保和促进了法人联营的稳定发展。

法人合伙的法律特征

1. 不具有法人资格:法人合伙是一种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联合组织。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合伙不具备法人成立的条件。与设立法人型联营企业不同,法人合伙在申请登记时不需要出具投资证明,并且无需申报注册资金。法人合伙的成员需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 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合伙各方需要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才能进行合伙经营和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合伙人对联营的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在法人合伙中,共同经营问题直接涉及合伙各方的利益,因此,合伙各方需要共同协商决定权利义务、经营计划和其他重大业务决策等事项。具体执行合伙事务时,可以由合伙各方共同执行,也可以经合伙各方协议,由一方或多方执行。3. 共有财产:法人合伙形成的财产是合伙组织的共有财产,由合伙组织统一使用。合伙形成的财产暂时与合伙各方相脱离,合伙各方对该财产无独立的支配权,支配权归属于合伙组织。根据出资比例或协议,合伙各方共享经营所得。4. 无限连带责任:法人合伙成员对合伙债务以各自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的约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是合伙与法人在财产责任方面的本质区别。5. 合伙合同:合伙合同是法人合伙组织存在、活动及其成员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合伙合同是典型的诺成合同,只需当事人协商一致即可成立,不需要履行任何特别要求的方式。合伙合同是双务合同,合伙各方通过协商确定对等的义务,不同于一般合同的“对向性”,合伙合同具有“平行性”的特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独资企业转让协议书

    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转让事宜。转让方和受让方在协商一致后,签订了转让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转让价格、支付方式、保证事项、转让效力、违约责任、变更或解除协议、费用负担、争议解决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日期等。此外,还提到了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 合伙形式的分类

    中国大陆合伙形式的分类,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和合伙企业。文章重点阐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的区别,包括成立条件、协议形式、工商登记、分支机构设立、责任承担、诉讼主体资格等方面。此外,还提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在税收管理、破产程序、非货币资产出资以及利

  • 合伙人身份继承程序的规定

    合伙人身份继承程序和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继承问题。在合伙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取得合伙人资格并继承财产份额。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在投资人死亡后由继承人继承,根据不同情况可能发生企业解散、单一继承人承继、多个继承人分别继承等情况。处理时需综合

  • 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报告义务履行方式

    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报告义务履行方式,包括定期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和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合伙人拥有对执行事务的监督权。执行事务合伙人有权提出异议并暂停事务执行,若受委托人不按协议或决定执行事务,其他合伙人可撤销其委托。

  • 一般合伙与隐名合伙的主要区别
  • 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退出的条件和规定
  • 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分别指的是什么
合伙企业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