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分别指的是什么
时间:2024-02-18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人合伙,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依照合伙协议共同经营的形式。中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联营形式之一。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分别指的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我国法律对法人合伙的规定
我国法律并没有直接对法人合伙进行规定,但为了推动和规范各种经济联合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1980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1984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1986年3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法人联营作出了专门规定,从而确保和促进了法人联营的稳定发展。
法人合伙的法律特征
1. 不具有法人资格:法人合伙是一种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联合组织。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合伙不具备法人成立的条件。与设立法人型联营企业不同,法人合伙在申请登记时不需要出具投资证明,并且无需申报注册资金。法人合伙的成员需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 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合伙各方需要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才能进行合伙经营和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合伙人对联营的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在法人合伙中,共同经营问题直接涉及合伙各方的利益,因此,合伙各方需要共同协商决定权利义务、经营计划和其他重大业务决策等事项。具体执行合伙事务时,可以由合伙各方共同执行,也可以经合伙各方协议,由一方或多方执行。3. 共有财产:法人合伙形成的财产是合伙组织的共有财产,由合伙组织统一使用。合伙形成的财产暂时与合伙各方相脱离,合伙各方对该财产无独立的支配权,支配权归属于合伙组织。根据出资比例或协议,合伙各方共享经营所得。4. 无限连带责任:法人合伙成员对合伙债务以各自所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的约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是合伙与法人在财产责任方面的本质区别。5. 合伙合同:合伙合同是法人合伙组织存在、活动及其成员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合伙合同是典型的诺成合同,只需当事人协商一致即可成立,不需要履行任何特别要求的方式。合伙合同是双务合同,合伙各方通过协商确定对等的义务,不同于一般合同的“对向性”,合伙合同具有“平行性”的特点。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伙人财产份额的出质和担保责任
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出质和担保责任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合伙人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财产份额不得出质或提供担保,除非得到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以全部财产份额承担担保责任会导致退伙,但可以用其他财产或财产权利再次投资保持合伙人身份。未经同意的财产份额出质
-
合伙人的内部义务
合伙人的内部义务,包括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合伙人需为合伙体的最大利益而行事,及时披露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利润,并接受法律监管。个人合伙中的内部违约涉及忠实和勤勉义务的违反,是违约和侵权行为的结合。摘要生成完毕。
-
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退出的条件和规定
普通合伙企业的概念普通合伙企业,是指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依照《合伙企业法》规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一种合伙企业。申请登记合伙企业,只要提交的登记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企业登记机关能够当场登记的,应予当场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合伙企业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
合伙合同纠纷与入伙退伙纠纷的主要区别
合伙合同纠纷与入伙退伙纠纷均属于民事责任纠纷,两者概念不同,产生纠纷争议的范围存在一定的区别。入伙是指在合伙企业成立之后经全体合伙人同意,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使合伙人以外的人依法受让合伙企业财产份额或增加出资,成为新的合伙人。退伙是指在合伙企业存续
-
显名合伙的“显名”是什么
-
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分别指的是什么
-
合伙企业常见的分类标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