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证人的要求

时间:2025-03-21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0733

知情要求

作为诉讼中的证人,适格的条件有四个。首先,证人必须知道部分或全部案件情况。这意味着证人必须直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和口腔)感知案件情况,而不是通过听说或间接了解。

表达能力要求

其次,证人必须能够正确表达意志。如果证人在生理或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正确表达意志,那么他们就不能作为证人。证人是向法院陈述自己了解的案件情况的人,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真实、清晰地表达所感知的案件事实。

法律意识要求

第三,证人必须能够正确认识作证的法律后果。

第三人要求

最后,证人必须是诉讼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只要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不论国籍、种族、性别、文化程度有何不同,均可成为民事诉讼中的证人。然而,在民事诉讼案件审理中,担任法官、陪审员、鉴定人、法警、翻译人员或律师的人不能同时充当该案的证人。这是因为这样的角色冲突会妨碍公正原则的实现,也不利于维护诉讼程序的完整性。作为案件的当事人,与案件存在直接的利害冲突,因此也不能作为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证人证言的特点

收集证人证言的过程应遵循“询问证人”的程序。询问证人可以在证人所在单位或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但必须出示相应机关的证明文件。询问证人不得指定其他地点,应当个别进行。证人证言具有以下特点:

客观阐述

首先,证人证言只是对案件相关情况的客观陈述,而不是推测或分析意见。

较客观

其次,证人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被害人以外的第三人,其证词相对较为客观。

受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影响

第三,证人证言是对感知或传闻情况的反映,因此可能受到证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

广泛应用

最后,证人证言的来源和证明的问题范围非常广泛,在刑事诉讼中是最常见的一种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原告

    一起由于被告对原告某物业造成妨害而引起的纠纷。原告为某物业业主,被告与原告存在特定关系。原告发现其物业出现问题并向物业公司反映,经物业公司检查,问题由被告造成。原告多次要求赔偿并解决问题,但被告拒绝协商。因此,原告依照我国《物权法》和《民法通则》提起

  •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包括判决、裁定、上诉、申诉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文章的法律程序严格

  • 故意伤害罪是否适用取保候审

    故意伤害罪适用取保候审的相关问题。依据我国法律,是否适用取保候审需要根据犯罪情节确定。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特殊情况如疾病、怀孕等,可申请取保候审。同时,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需满足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义务等条件,并由公安机关执

  •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不同结果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处理原则及不同结果。重新审判应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重新审判的结果包括驳回申诉或抗诉、改判、撤销原判并重新定罪量刑、发回重审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原判决事实

  •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 车祸伤者的赔偿起诉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