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诈骗行为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故意虚构、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故意夸大损失的程度等手段,骗取保险金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保险诈骗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是指在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保险对象,以便在日后编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编造虚假的保险事故原因或将非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因谎称为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因,以便骗取保险金。同时,故意夸大损失的程度以便骗取额外的保险金。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以便骗取保险金。
投保人、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期内,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以便骗取保险金。
投保人、受益人为骗取保险金,在人身保险中故意采用不法手段,制造赔偿条件,造成被保险人的死亡、伤残或疾病。
以上行为中,如果行为人骗取的保险金数额较大,构成保险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0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农合骗保的,涉嫌保险诈骗罪的,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
保险诈骗罪按以下情况量刑,属于未遂的,可比照以下规定的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虚构保险标的”,是指投保人违背《保险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保险标的或者将不合格的标的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