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规定主要分三种情况,即:船舶含油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船舶生活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大肠菌群)以及船舶垃圾排放规定,下面是对这三种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籍船舶和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的外国籍船舶。标准包括:
①船舶含油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②船舶生活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大肠菌群)
③船舶垃圾排放规定。
二、排放规定
1、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油轮压舱水,洗舱水及船舶舱底污水)的含油量,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船舶含油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紧急处理排放区域排放浓度(毫克/升)
内河不大于15
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内海域不大于15
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外海域不大于100
2、船舶排放的生活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船舶生活污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毫克/升)
项目内河沿海(距最近陆地4海里以内)沿海(距最近陆地4~12海里)
生化需氧量不大于50不大于50
悬浮物不大于150不大于150无明显悬浮物固体
大肠菌群不大于250个/100毫升不大于250个/100毫升不大于1000个/100毫升
3、船舶垃圾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船舶垃圾排放规定
排放物内河沿海
塑料制品禁止投入水域禁止投入水域
飘浮物禁止投入水域距最近陆地25海里以内,禁止投入水域
食品废弃物及其他垃圾禁止投入水域未经粉碎的禁止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内投弃入海。经过粉碎颗粒直径小于25毫米时,可允许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之外投弃入海
船舶碰撞事故的一般规律、常见原因和主要预防措施。事故常发生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如港口、狭水道等,雾天和大潮汛日前后是事故高发期。船员素质缺陷、瞭望疏忽等是常见原因。预防事故的关键是树立本质化安全观念,合理使用VHF,加强安全教育和提高船员素质。
七名原告因船员劳务合同纠纷起诉两被告茂名市**船舶运输有限公司和中国**燃料供应茂名公司的案件。邵*轩在“茂中燃02”轮上工作并因病去世,其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两被告支付邵*轩的劳务报酬8,000元,并确认该劳务报酬具有船舶优先权。原告提供了相关证
中山市饲料厂与沈阳市总公司之间的玉米买卖合同纠纷。合同签订后,饲料厂将玉米交给珠成办事处托运,但在运输过程中,“太白山”轮遭遇碰撞事故导致玉米损失。经过责任划分和协商,由**公司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损失。饲料厂提起诉讼后,海事法院和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了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船舶碰撞的定义、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赔偿责任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船载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承运船舶的赔偿责任以及提供证据的责任等。规定自5月23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