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管理,提高执行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并更有效地执行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江苏省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 终本案件管理系统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每6个月自动搜索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存款、土地、房产、车辆、投资(股权)、股票等财产,一旦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财产线索,自动恢复执行程序。
(二) 终本案件管理系统通过关联筛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线下集中执行活动,查找被执行人下落,调查被执行人财产信息。
动态管理的期限为3年,从将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纳入终本案件管理系统之日起计算。
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退出终本案件管理系统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财产或财产线索的,可以申请恢复执行。申请执行人需要提供恢复执行申请书、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以及联系方式,以及被执行人的下落或财产线索。如果申请执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全或财产线索不清,应当告知其补正。
执行法院应当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中告知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动态管理、退出、申请恢复执行的权利和条件等内容。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退出终本案件管理系统时,不再另行告知。
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终本案件管理系统动态管理期间,以及退出后,执行法院对被执行人应当继续采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限制出境等措施。如果经过严格筛查发现被执行人确实生活困难,无财产可供执行且没有故意逃避执行的情形,可以将被执行人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
对于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没有履行能力等执行不能因素导致生活困难的涉民生案件申请执行人,依法给予司法救助。
本意见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意见自2016年7月13日起施行。
一个关于债权保全职能的案例。甲公司申请保全乙公司对丙公司的到期债权,后由于乙公司无其他财产执行,法院向丙公司发出履行通知书。关于如何处理此案,存在三种不同意见。案例分析指出,该笔债权并非被执行人的收入,到期债权的权利主体不限于自然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被执行人的土地保全问题。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对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裁定保全被执行人的财产,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对土地进行预查封时,需考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情况和土地是否可分割等因素。此外,债的保全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旨在保护债务人的
合同无效的执行程序。当合同被判定为无效时,如果涉及财产内容,法院有权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如房产。但如果仅判决借款合同无效,由于没有实际可执行的财产内容,债权人无法申请强制执行。债权人应在起诉时同时要求返还借款,否则只能另行起诉。根据《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