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海事赔偿 > 什么是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

什么是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

时间:2023-09-16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783
你知道什么是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吗你知道如何成为该基金的债权人吗或许你对此还有些陌生。没关系,当你看完下面这个案例,在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后,你就会豁然开朗的。

案情

船舶碰撞导致货物损失

2002年3月,潘某的货物所在的a轮与籍的b轮在长江口相撞,导致a轮沉没,货物损失。潘某购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在调查事故原因后赔付了损失。保险公司向有责任的a轮船东提出索赔,并得知船东设立了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法院审查后同意了船东的申请,船东可以在基金金额范围内进行赔付,避免了无限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的债权登记申请

保险公司得知船东设立基金的事情后,以代位求偿者的身份向海事法院申请债权登记。保险公司提供了保险合同、权益转让书、水路货物运单、供货合同、增值税发票、货物交接清单等证据。

以案论法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债权登记

根据《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债权人应当在法院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发布公告期间,就与特定海事事故有关的债权申请登记并提供相关证据。海事法院受理船东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后发布了公告,保险公司的债权登记申请在公告期内得到受理。海事法院认为保险公司提供的证据显示其债权与船舶碰撞海事事故密切相关,符合法律规定,因此裁定准予保险公司登记船舶a轮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项下的债权。

不同类型债权的处理方式

根据不同的债权证据,法院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已决债权,根据《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海事法院将确认提供已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公证债权文书的债权。对于外国的判决书或仲裁裁决书,需要根据相关法律程序进行审查。对于未决债权,债权人应在办理债权登记后在海事法院提起确权诉讼或申请仲裁。海事法院对确权诉讼作出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重点关注

债权登记的时限和证据要求

根据《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债权人应当在海事法院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公告期间内进行债权登记,并提供相关证据。逾期未登记的债权将被视为放弃。债权人应当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公证债权文书作为已决债权的证据。对于未决债权,债权人应提供其他海事请求证据,并在办理债权登记后在海事法院提起确权诉讼或申请仲裁。

对于外国的判决书或仲裁裁决书,需要根据相关法律程序进行审查。我国法院只能裁定承认外国判决书的效力,如果所在国与我国没有缔结或共同参加国际条约或具有互惠关系,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执行判决。对于外国的仲裁裁决书,可以根据我国参加的《纽约公约》申请承认和执行。

债权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证据和适用的法律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上诉人信息

    **国际有限公司与浙江省**经济贸易开发公司之间的提单侵权纠纷。**国际有限公司不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提起上诉。案件涉及提单签发、货物运抵、查封扣押以及变卖等环节。案件经过多次审理和诉讼,最终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审此案。

  • 申请人:韩国三善海运株式会社(SAMSUM SHIPPING CORP)

    韩国三善海运株式会社的“三善创造者”号轮船在装载货物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异议人的货物装载及相关情况。船只在装载货物后启航,途中涉及不同港口的吃水深度、燃油、轻油及淡水等记录情况。在釜山港装货时,部分货物被迫装在二舱舱盖上,而后离港驶往中国汕头港。摘要的

  • 外国企业在广州注册常驻代表机构的法律程序

    在广州注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法律程序。首先列举了注册所需的文件,然后说明了经营范围和注册程序。对于特殊行业,如金融、保险等,需要向特定审批机关提交申请获得批准证书后才能向工商局申请登记。文章还列出了各个特殊行业的审批机关及其职责。

  • 海上油污损害的定义和民事责任

    海上油污损害的定义和民事责任,包括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范围、免责情况与免责原因。受害人可提出损害赔偿包括因污染造成的灭失或损害、采取预防措施的费用及因此造成的进一步灭失或损害。船舶所有人及其相关人员的受雇人、代理人等在一定条件下可免责,战争行为、自然现象

  • 关于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 提单纠纷案件二
  • 《新防污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使用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