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 > 共同犯罪的性质判断方法探讨

共同犯罪的性质判断方法探讨

时间:2025-06-13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8352
共同犯罪一般来说属于团伙作案的情况,共同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那么,应当如何判断共同犯罪中的各项规定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犯决定说”与“有特定身份犯行为性质”观点的争议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的性质判断,主流观点认为应以主犯的行为为基准,即“主犯决定说”。然而,这一观点受到了陈*良教授的质疑。他认为,主犯与从犯的划分主要是为了解决共同犯罪的量刑问题,而不能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此外,该观点也无法解决存在多个主犯的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并否定了其他共同犯罪人构成要件的独立性。为了克服“主犯决定说”的缺点,有人提出了“共同犯罪应以有特定身份犯的行为性质作为定案的依据”的主张。

“实行行为决定整体性质”的原则

在对共同犯罪的性质进行判断时,我认为应以犯罪人实施行为的性质为依据,即“实行行为决定整体性质”的原则。所谓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施犯罪,完成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需要澄清的是,实行行为不等同于身份人员的行为。在有法律身份的人与无特定身份的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情况下,有身份人员通常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实施犯罪,被视为实行犯。但如果身份人员只是教唆、组织非身份人员犯罪,则非身份人员才是实行行为的主体,而身份人员充其量只能被视为“间接正犯”。另外,一个共同犯罪中可以存在多个实行行为。只要共同犯罪人的行为能独立构成刑法规定的罪行,那么他的行为就是实行行为。

根据实行行为来判断共同犯罪的性质

对于“实行行为决定整体性质”的原则的理解与运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行为,以该实行行为定性。例如,在一个案例中,无论是甲教唆乙还是乙教唆甲实施造谣惑众、扰乱军心行为,都是被教唆者实施了犯罪实行行为。因此,在这种共同犯罪中,仅有一个实行行为,可以将“甲教唆乙”的行为定性为“战时造谣惑众罪”,将“乙教唆甲”的行为定性为“战时扰乱军心罪”。2、共同犯罪中有两个以上实行行为,以共同实行行为定性。对于共同犯罪的共同实行行为,主流观点认为:一般人与有特定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行为,不能构成身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因为身份作为犯罪主体的构成要素之一,决定着犯罪主体的性质。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确定其犯罪性质的重要标准。如果没有一定的身份,就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问题,自然也不可能实施这种犯罪的实行行为。在一个案例中,如果甲和乙一起实施造谣惑众、扰乱军心行为,那么甲只构成扰乱军心罪的实行犯,不能与乙构成造谣惑众罪的共同实行犯。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共同犯罪中,一般人虽然不能与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构成该身份罪的共同实行犯,但二者可以构成一般罪的共同实行犯。因此,在这个案例中,甲和乙可以构成战时扰乱军心罪的共同实行犯。

结论

有些学者在提到特定身份人与一般人共同犯罪时,往往会武断地以身份犯罪给共同犯罪定性,而忽视了一般犯罪共同实行行为的表现。然而,我认为身份犯由于其主体身份的限制,一般主体无法成为身份犯的实行犯。而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可以摒弃其身份的限制,以一般主体的身份成为一般罪的实行犯。在存在多种相互竞合的实行行为的情况下,以共同实行行为作为共同犯罪定性的标准,更能体现共同犯罪的性质和内涵。此外,从思维逻辑的角度看,先从共同行为的共同点着手确定整体性质,再寻找行为的差异,参照主体的身份差别具体定罪,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因此,我认为甲、乙的共同犯罪应定性为一般主体的共同“战时扰乱军心”罪。需要指出的是,在共同贪污(受贿)犯罪中,非职务人员的帮助行为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某种独立罪行的实行行为。例如,一国家机关的财务人员D为贪污公款,唆使非本单位人员E半路佯装抢劫,欲借公款被抢之名侵吞公款。尽管D的行为具有抢劫的外在形式,但由于缺乏抢劫的主观构成要素,无法构成独立的实行行为,因此不能成立独立的罪行。而E的行为实质上只是帮助D贪污的行为,整个共同犯罪只有一个贪污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应定性为共同贪污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当单位经过组织策划实施偷税行为时,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刑罚、扣缴义务人的责任以及多次实施逃税行为的处理方式,同时提及了补缴税款和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

  •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共同犯罪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帮助凶手逃走可能构成窝藏罪,如果事前与凶手通谋则视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满足条件,包括共同犯罪人必须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以及

  •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二人以上,包括多个自然人、单位以及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犯罪。客观要件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等。主观要件则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

  •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词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观点。文章认为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且作为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被告人的行为特点、主观态度以及未成年人身份等因素,并希望法庭能够依据相关法律对被告人进行适当惩罚,同时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主、惩罚为

  • 多人实施轮奸的法律处罚
  • 主犯不承认证据不足从犯怎么认定
  • 偷盗罪从犯没有收益怎么判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