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付密码泄漏
一旦攻击者通过某种方式得到支付密码,就可以轻易冒充持卡人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给持卡人带来损失。这是人们对网上支付安全的主要担心所在。
(二)支付数据被篡改
在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情况下,攻击者可以修改互联网传输的支付数据。例如,攻击者可以修改付款银行卡号、修改支付金额、修改收款人账号等,达到谋利目的。
(三)网上支付密码被破译的常用手段
1、骗取手段
攻击者可采用“钓鱼”方式达到目的。具体方式有假冒网站、虚假短信(邮件)等。这些网站页面、短信或邮件是他们的“诱饵”。不能识别这些诈骗手段的持卡人容易被攻击者诱骗,进而向其泄漏银行卡的支付密码。
2、支付终端截取
攻击者可以在持卡人电脑上发布恶意软件(如木马软件)。这些软件能在持卡人输入支付密码时悄无声息地捕获,并偷偷发送出去。
3、网络截获
攻击者在支付终端和其它网络设备等节点通过智能识别和密钥破解手段得到支付密码。
4、暴力攻击
支付密码通常是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一段字串。由于人类记忆能力的限制,该字串不会太长。当前很多发卡行采用6位数字密码方式。借助具有强大运算能力的计算机,攻击者可以采用密码词典方式逐个试探。
5、其它途径获取
攻击者趁持卡人不注意,在银行柜台、ATM或POS终端记下持卡人的支付密码。
银行的网上支付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支付风险,只要注意一些小常识,绝大部分风险就不可能发生。
(一)识别假冒网站
持卡人需要确认支付页面网站域名的真伪。因此,持卡人不妨选择一家商业银行或支付平台作为常用的支付服务商,熟悉其域名,并在支付操作时细心即可。
(二)识别虚假短信(邮件)
相对假冒网站而言,虚假短信(邮件)更易于识别。持卡人在收到任何与银行卡、支付有关的短信后,应确认短信发送者的真实身份或短信内容。
(三)设置强密码
不要设置简单的密码,如不要采用类似“123456”的简单数字组合、自己或亲人的生日信息、电话号码。此外,还要注意支付终端的安全性,如不要在公共网吧进行网上支付、在支付终端上安装反病毒、反木马软件。同时,还要注意在其它场所输入密码时不轻易为他人偷窥、摄像等,不要将密码记录在被人容易看到的纸片上。
(四)使用银行自有的网络支付渠道进行支付
如需要使用网上转账、网上购物等网上支付业务时,建议客户尽量使用银行自有的网络支付渠道进行支付。客户可在银行营业网点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并申请领取身份认证介质工具(如U盾或电子密码器等)。网上交易时,都必须使用到U盾或电子密码器进行数字签名,确保每笔交易都是经客户本人确认。
(五)减少与第三方机构的“绑定”操作
为保证资金安全,建议尽量减少与第三方机构的“绑定”操作,不要轻易开通第三方支付公司机构的快捷支付业务。如果要使用第三方的快捷支付,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卡号、卡密码、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不要轻易告知他人,或登录不明网站,不要轻易打开他人发送的链接及二维码,防止电脑及手机被木马病毒入侵。
(六)专门办一张用于网上购物或支付的卡
可以专门办一张卡用来网上购物或者支付。定期或者需要时存入小额现金,千万别把自己放有大额资金的借记卡或者透支额度较高的信用卡暴露在网上。
一旦攻击者通过某种方式得到支付密码,就可以轻易冒充持卡人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给持卡人带来损失。这是人们对网上支付安全的主要担心所在。
父母参与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如果父母明知提成来自非法集资,则需承担法律责任。非法集资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数额大小,刑期和罚款不同。非法集资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等。父母参与非法集资
老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及范围。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包括刑事诉讼辩护、赡养费、社会保险金、救济金等事务。申请对象需为经济困难或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并需提交相关材料证明身份、经济状况和合法权益。具体标准和要求请咨询当地司法局法援处。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在各类合同中的应用情况。在双务合同中,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和承揽合同中,当一方未履行其义务时,另一方有权拒绝先履行自己的给付义务。但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不能因承租人未支付租金而要求取回已交付的租赁物。同时,若一方违反与另一方不具有
《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侵权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赔偿标准包括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以及法院根据情况判决的赔偿金额。计算方法考虑了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如复制品发行减少量或侵权复制品销售量等,以及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