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 > 宅基地征收拆迁,妇女权益如何保障

宅基地征收拆迁,妇女权益如何保障

时间:2025-03-0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6537
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的一户居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我国严禁止一户多地、超标占有宅基地等的情形,而征收宅基地要进行补偿,那么宅基地征收拆迁,妇女权益怎样保障?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妇女权益的保障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0条和《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女性未婚或婚后未迁出户口的情况下,在划分耕地和分配宅基地时,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并应受到保障。因此,在征地拆迁时,女性仍享有土地使用权,有权获得征地补偿款。

二、妇女在不同情况下的权益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0条,女性婚后迁入其他村庄并未分配到承包地,或者在离婚或丧偶后仍在男方村庄居住或未在新居住地获得承包地的情况下,其承包地不得被收回。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仍享有承包地的使用权,如果遇到征地拆迁,也有权获得安置补偿。

三、妇女在小城镇的权益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女性婚后迁入小城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保留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女性在征地拆迁时,拥有获得合理安置补偿的权利。

四、妇女在大城市的权益保护

对于嫁入大城市并已落户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农村妇女,其户口已脱离原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个人只享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此时,农村妇女可以享受宅基地的使用权,但不能将其抵押。因此,在大城市,农村妇女仍然享有宅基地使用权,并有权享受征地补偿。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什么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居民在依法取得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并对宅基地进行占有、使用和有限制处分的权利。它具有身份性、无偿使用性、永久使用性、限制性等特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消灭形式包括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个人只享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满足农户生活需要而分配给农户建造住房及附属设施的土地。农户只享有使用权,不得买卖、出租和非法转让。农户对宅基地上的附着物享有所有权,有权买卖和租赁,不受他人侵犯。当房屋出售或出租时,宅基地的使用权将转移给受让人或承租人,但宅基地所有权始终归集体所有。如果已出售或出租的房屋再次申请宅基地,将不予批准。农户建造住房及附属设施使用土地的面积不能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样的房屋征收属于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中的房屋征收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而推出的一项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也明确了相关标准。针对危房棚户区的改造

  • 宅基地征收拆迁,妇女权益如何保障

    农村宅基地征收拆迁时妇女权益的保障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女性未婚或婚后未迁出户口时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土地使用权,有权获得征地补偿款。不同情况下,女性仍享有承包地的使用权和安置补偿权。在大城市,农村妇女虽不能抵押宅基地,但仍享有使用权和征地补偿权。同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本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内容摘要。该法于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在2005年8月28日经过修正。该法共分为九章,分别是总则、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

  • 家庭暴力的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暴力和性骚扰已纳入保护范围,妇女们可以更大方、更合理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深圳市妇联公布的案例显示,离婚率和家庭暴力在深圳都呈快速增

  • 歧视被拐卖的妇女的法律条文是如何规定的
  •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包括什么内容
  • 离婚后如何保护妇女居住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