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高利贷 > 高利贷的利息计算方法及法律规定

高利贷的利息计算方法及法律规定

时间:2025-05-23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8654
高利贷的利息很高很高,经常有利滚利的情况出现。因此很多人一直对高利贷利息弄不明白,也不知道高利贷的利息到底是怎么算,怎么借三万就要还几百万呢?高利贷的利息怎么计算,放高利贷属于违法行为吗?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高利贷利息计算方法

高利贷的资金价格通常以每月1元的月息计算。例如,如果高利贷的利息为6分,相当于年利率为72%;如果利息为1毛,相当于年利率为120%。这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一般来说,高利贷的利息按照复利法进行计算。复利计算利息的公式如下:

F = P × (1 + i) × N

其中:

F:复利终值

P:本金

i:利率

N:利率获取时间的整数倍

了解了以上公式,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高利贷利息的计算方法。假设一方借款高利贷,约定利息为6%,即月利率为6%。

一年本利和 = 15000 × (1 + 6%) × 12 = 87598748.88元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因为借高利贷而陷入财务困境。

高利贷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民间个人借贷的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利率不得超过36%。超过这个标准的就被界定为高利贷行为。

其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高利贷不仅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要受到严厉打击,可以得知高利贷是违法的。

最后,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高利贷的罪名,但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触犯了刑法,就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利转贷罪的法律规定

高利转贷罪指的是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的主体包括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等借款人。

根据我国《刑法》第175条的规定: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对于高利转贷罪的追诉标准如下:

1、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到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高利转贷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构成高利贷的标准是怎样的

    高利贷的构成标准,指出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文章介绍了高利贷的定义、历史渊源及现代法律对其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即构成高利贷。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年利率不超过24%的利率约定合法,超过36%部分的利

  • 高利借贷的法律处理方式

    高利借贷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合同无效的高利借贷,可没收全部或部分本息并罚款;民间借款合同的利息规定要求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禁止复利操作,未约定利率或约定不明则视为不支付利息。出借人需遵守法规,保障借贷双方的权益。

  • 高利贷的法律界定和相关罪名

    高利贷的法律界定和相关罪名。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行为,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其认定标准包括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制定民间借贷指导利率,并具体分析借贷关系。刑法中相关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高利转贷罪。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高利贷的误

  • 高息借贷的合法性及利息限制

    高息借贷的合法性和利息限制。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但需遵守利率限制,超过四倍利率视为高利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构成诈骗需满足故意欺诈、骗取公私财物等条件。

  • 出借人能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吗
  • 一般高利贷三分利犯法吗
  • 如何确定借贷行为的法律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