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规定,如果赔偿请求人要求确认符合其中一种情形,而被要求的机关不予确认,则赔偿请求人有权进行申诉。确认程序是赔偿程序的前置程序,也是国家赔偿的前提条件。具体而言,确认程序包括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和赔偿义务机关上一级机关对申诉的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确认申请人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他们认为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审判和执行中违法侵权时,可以申请确认。申请确认的案件一般由原作出司法行为的人民法院受理,但如果是申请确认基层人民法院司法行为违法的案件,则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根据相关规定,一旦确认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确认申请后,如果超过审理期限未作出裁决,确认申请人可以在期满后三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确认申诉书之日起三个月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限期作出裁定或自行审理。此外,如果确认申请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确认违法的裁定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确认申诉书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确认或不予确认的裁定。如果需要延长期限,可以向本院院长申请延期三个月。
《关于审理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实施对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的重要意义。新规定扩充了确认程序的功能,允许个人或团体在没有正式纠正误判的情况下寻求司法救济。同时,新规定加强救济手段的要求,并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标准。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家
国家赔偿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包括申请再审的流程、国家赔偿的定义和责任主体、申诉程序至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规定、赔偿委员会重新审查和决定赔偿的流程、检察机关的监督以及立案程序和审查立案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在领取国家赔偿款后,如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
司法赔偿的要求及程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侦查、检察、法院等机关职务行为侵犯时,有权向侵权机关申请国家赔偿。文章详细列举了违法侵权行为,如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审改判无罪后的赔偿等。同时,也介绍了申请司法赔偿的程序,包括确认违法行为、向赔偿义务
看守所行为是否违法导致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国家赔偿法规定,看守所非法侵犯人犯权益将承担司法赔偿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收押人犯的程序、健康检查要求、物品检查规定、权利告知义务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同时规定了不同情况下机关的赔偿义务及人犯的权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