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嫁新娘未成年男方要不可以诉请返还礼金
7月1日,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少女曹某因未如实告知未婚夫自己尚未成年的实际情况,导致双方无法办理结婚登记,法院一审判决其应返还男方结婚礼金28000元。
法院审理查明:2008年3月9日,原告李景国与被告曹某经人介绍相识谈婚论嫁,同日李景国给付曹某见面礼2800元。3月13日,原、被告经协商,原告方给付被告方结婚礼金28000元,做酒席款12000元、金银首饰折款3000元、六色礼600元。此款均交给被告父亲曹国华。原告方另宴请了被告方部分亲友并给予见面礼。被告父亲曹国华则按习俗回送原告邹景国1200元(回郎款)、400元(见面礼)计1600元。3月15日,被告曹某随原告等人外出打工。其间,原告方了解到被告曾患病,且年仅17岁,无法领取结婚证。原告因此在3月底将被告曹某送回娘家,且要求与被告曹某解除婚约,并返还彩礼。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为与被告缔结婚约,给付数额较大的彩礼,被告收取彩礼后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与原告同居生活,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彩礼的,符合法律有关规定,予以支持;但原告给付的见面礼、做酒款等,不属礼金范围,系其自愿馈赠行为,被告可不予返还,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文中名字为化名)
离婚案件中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原则。根据《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男女在财产分割中应平等对待,同时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在分割财产时,应遵循有利生活和方便生活的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对于消耗、毁损、灭失的
彩礼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包括其在现代互联网语境中的新含义。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彩礼的法律规定和返还彩礼的法律依据,包括哪些情况需要返还以及哪些情况不需要返还彩礼。最后强调了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
订婚后退婚时黄金彩礼的退还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虽已登记但未共同生活,或者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法院会支持返还彩礼。但已经共同生活的双方,要求返还彩礼将面临困难。此外,文章还
彩礼返还的三种情形和法律根据。第一种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第二种是虽办理结婚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第三种是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文章还提及了相关法律根据和彩礼纠纷的现状,包括因彩礼引发的法律纠纷和巨额彩礼现象。最后对“生活困难”的理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