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合同在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才成立。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招标人在确定中标人后,应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结果。中标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中标通知书发出,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然而,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和中标人需要在三十日内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双方不得再订立与合同实质性内容背离的其他协议。如果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中标人也需要按要求提交。
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要约中应包含订立合同的意愿、合同的主要条款以及要求对方作出答复的期限等内容。要约人在要约约定的对方答复期限内受其要约的约束。
承诺是指当事人一方完全同意要约方提出的要约的主要内容和条件的答复。当要约人收到承诺时,双方就要订立合同。如果承诺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形式,合同即成立。如果承诺方不完全同意要约并改变了主要条款,就意味着对原来的订约条件拒绝,而是提出了新的订约要约。
订立合同的过程通常是一方提出要约,另一方再提出新的要约,反复多次。最终,合同关系能成立是因为一方完全接受了对方的要约内容。合同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订立。书面形式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以书面文字表达一致意愿,一般通过签订书面协议或往来信件、电报、电传等书面形式来成立。口头形式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口头协议达成合同内容的一致意见。口头合同可以通过面谈或电话交谈订立。
中标通知书的定义和作用,中标通知书是招标人在确定中标人后向中标人发出的书面凭证,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的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地点、中标价格等,发出后招标人和中标人需遵守。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招标的方式,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并详细阐述了这两种招标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合同的成立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由于双方未签合同或盖章,合同未成立。中标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发出,双方需在三十日内订立书面合同。合同订立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程序。
合同订立的不同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口头形式的合同方便快捷,但发生纠纷时难以取证。其他形式的合同认定复杂,需综合考虑行为、意愿等因素。文章还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证明合同成立,并解决了房产交易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因而,当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弃标的,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如赔偿损失、继续履行合同等。当然了,招标人想要中标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