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新三板 > 新三板融资 > 其他融资方式 > 私营企业融资措施

私营企业融资措施

时间:2025-05-1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2531

1.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根据承租方对供货商、租赁物的选择,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约或者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成功与企业的项目条件和信用密切相关。除了关注项目效益,企业的信用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2.银行承兑汇票

中小企业融资双方为了达成交易,可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经审核同意后,正式受理银行承兑契约,承兑银行要在承兑汇票上签上表明承兑字样或签章。银行承兑汇票具体说是银行替买方担保,卖方不必担心收不到货款。

银行承兑汇票可以实现中小企业快速融资,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3.不动产抵押

不动产抵押是目前市场上运用最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不动产抵押中小企业融资时,需注意相关法律规定,避免上当受骗。

4.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是指中小企业通过转让公司部分股权而获得资金,从而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在进行股权转让中小企业融资时,需慎重选择合作伙伴,避免失去控制权。

5.提供担保

提供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可以减少企业资金占压,改善现金流量。企业在进行提供担保中小企业融资时,需注意一旦办理了担保提货手续,无论收到的单据有无不符点,企业均不能提出拒付和拒绝承兑。

6.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融资,但需注意市场开拓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和优先支持的项目。

7.互联网金融平台

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对申请融资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实地考察,筛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项目,提供在线投资的交易平台,并监督企业的项目经营,管理风险保障金,确保投资者资金安全。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融资方式结合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传统金融机构的专业度,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便捷、安全的融资途径。

注意问题

1.遵循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的优序理论

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优序理论”,企业融资的首选是企业的内部资金,即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在内部融资不足时,再进行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时,先选择低风险类型的债务融资,后选择发行新的股票。

这种顺序选择融资方式的原因在于内部融资成本低、风险小、使用灵活自主。此外,负债比率尤其是高风险债务比率的提高会增加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且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股权再融资的门槛会提高,成本会增加。

2.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及财务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考虑经济环境的影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和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以及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同时,企业要注意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避免因融资方式选择不当而导致利润分流和企业稳定性受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小企业融资路径与法律专业术语

    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及相关法律专业术语,介绍了金融租赁、典当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投资、信用担保贷款和自然人担保贷款等融资方式。文章还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包括担保融资能力不足、担保成本高、贷款时间效率低等,并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 合作协议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短信点对点发送服务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短信发送的数量、费用、发送时间、内容等,并规定了付款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乙方需确保短信发送到达率高,且不得擅自改变甲方提供的短信内容。若乙方违约,甲方可选择解除

  • 海外并购资金的来源

    海外并购资金的来源及支付方式。资金来源主要有自有资金、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三种途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股份或现金+股份。海外并购基金在海外市场活跃,但在国内市场发展不顺,原因在于国内大型国企控股权出让不常见,民企通常不会出让控股权以及国内缺乏并购机会。

  • 民营企业债权融资的方式

    民营企业债权融资的多种方式。包括私人信用、商业信用、租赁、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利用外资等。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状况、资金状况和条件。

  • 股权众筹将以小微企业为市场主体
  • 企业并购的主要融资方式及其法律风险
  • 短期贷款的利息结算方式
新三板融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