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融资是指企业为了兼并或收购目标企业而进行的融资活动。根据融资获得资金的来源,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融资方式在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对企业并购活动中选择融资方式有着直接影响。
1. 企业自有资金: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常持有的、按规定可以自行支配、并不需要偿还的那部分资金。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最稳妥、最有保障的资金来源。
2. 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资金:这部分资金在其未被使用和分配以前,是一个可靠的资金来源,一旦需要使用或分配这些资金,企业可以及时以现款支付。
3. 应付税款和利息:虽然从资产负债表看,企业应付税款和利息属于债务性质,但从长期的平均趋势看,其本源仍在企业内部,是企业内部筹资的一个来源。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企业外部筹集所需的资金,外源融资根据资金性质又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
1. 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是指企业为取得所需资金通过对外举债方式获得的资金,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债务融资相对于权益性融资来说,不会稀释股权,但具有还本付息的刚性约束,风险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生存。
2. 权益融资:权益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优先股等方式取得的资金。权益融资具有资金可供长期使用的优势,但容易稀释股权,且融资成本较高。
企业并购中,与融资风险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对融资风险的控制应贯穿于整个企业并购流程中。
合理确定并购成本是企业并购融资决策的前提。并购全部成本主要由并购完成成本、并购后的整合与营运成本和并购机会成本组成。并购完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指并购支付的购买价格,间接成本包括债务成本、中间费用和税收成本等。对于并购完成成本可以通过并购价格做一个明确的量化,对于整合与营运成本则可以采取销售百分比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量化。
设计合理的资本结构应注意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匹配,考虑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企业信用等级与债权人的态度等因素。
在确定并购成本和资本结构后,企业应对债务资本的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周密计划并购资金需要量及支出预算,合理制定出并购资金支出顺序和支出数量,并据此做出债务融资的期限结构、数量结构安排。同时,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融资可能,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做出合理安排,确保并购活动所需资金的有效供给。此外,企业还应通过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以防范流动性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及相关法律专业术语,介绍了金融租赁、典当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投资、信用担保贷款和自然人担保贷款等融资方式。文章还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包括担保融资能力不足、担保成本高、贷款时间效率低等,并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的多种融资方式,包括定向增发、优先股发行、私募债融资、做市交易融资、股权质押贷款融资和信用增进融资等。这些融资方式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企业信誉度,并加速资金回笼,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民营企业债权融资的多种方式。包括私人信用、商业信用、租赁、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利用外资等。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状况、资金状况和条件。
中小企业利用房产抵押获得贷款的优势。房产抵押融资具有多种优势,包括接受多种房产属性作为抵押物,对财务指标要求低,操作效率高且额度较高,中介费用有望减少等。此外,房产抵押贷款在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上也很灵活,能够满足企业的现金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