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认定书 > 交通事故认定纠错机制的缺失导致当事人无法得到救济

交通事故认定纠错机制的缺失导致当事人无法得到救济

时间:2025-04-04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3346
将交通事故认定书定性为证据的弊端

交通事故认定是由交警部门处理的,然而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原因,错误的认定在实践中时有发生。然而,当前的制度并没有为当事人提供纠正错误认定的途径。《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使得当事人在面对错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时无法直接寻求救济,投诉无门,法律救济形同虚设。这种现状与法治原则中的“有权力必有救济”、“有权力必有制约”相悖。

法院的纠错能力有限,当事人难以翻案

交通事故认定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涉及到交通规则的适用和解释,各种专业鉴定技术的运用,以及对事故现场的勘查。法官并非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审查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很少涉及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实质审查。因此,法官只能对明显错误的认定不予采信。寄希望于法官来纠正交警部门的错误认定是不现实的。

此外,民事诉讼实行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原则,要求当事人举证证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错误。然而,事故现场的勘验、检查以及对证人的调查等证据大多掌握在交警部门手中,超速证据如行车记录仪、GPS定位记录也在交警部门手中,而且交警部门的相关人员一般不出庭质证。即使当事人提出了很多理由,但没有证据证实,法官也不会支持。因此,实践中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的异议很难得到法庭的采纳,除非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公安机关处理事故的程序违法。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缺陷容易滋生腐败

尽管《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只是作为证据使用,但由于其具有行政性、专业性和时效性,人民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不得不将其作为直接证据采用。在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案件中,交通事故认定结论常常影响责任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赔偿份额。在交通肇事犯罪处理方面,对于重大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认定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肇事者的罪与非罪。由于缺乏交通事故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交通事故认定书出现差错的几率大大增加。权力脱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和不公正。因此,“一裁定局”的机制为基层交管责任认定人员创造了腐败的条件。

鉴于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的问题,法律界呼吁修改相关法律条款,以建立交通事故认定纠错机制。部分地方立法机关已经对此予以重视,如《陕西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撤销下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错误认定,并责令重新认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责任书出具时间的规定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包括管辖权争议、事后报警证据提交、检验鉴定、尸体处理、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责任复核、事故调解、事故诉讼以及上诉案件的详细流程及时效规定。全文涉及多个环节,旨在保障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顺利进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赔偿无法调解时的诉讼途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复核审查期间涉及诉讼的情形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内容以及复核审查的内容等。在复核审查期间若当事人提起诉讼,复核将被终止。交通事故认定书需包括事故当事人情况、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效力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效力问题。首先介绍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行政确认性质及其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的地位。接着分析了交通事故认定与当事人行政、刑事责任的认定关系,明确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在刑事和行政责任方面的具体作用。最后,探讨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民事执行力问

  • 交通事故认定纠错机制的缺失导致当事人无法得到救济
  • 交通逃逸小事故处理了什么时候放车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