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业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同时从事自身业务并代办保险业务的单位。兼业保险代理的管理涉及登记管理、执业管理和行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包含了许多具体的流程环节。然而,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兼业代理手续费标准是一个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且存在较多漏洞的环节。按照财政部的规定,代理手续费应为保险费的8%。尽管明确规定是按照全部业务计提,但税务部门却按照每张保单计提。这种“一刀切”的方法明显不合适,因为不同业务的难易程度不同,代理手续费也应有所区别。这种情况导致了“前门不开开后门,台上不够台下补”的现象,黑市交易泛滥,高额手续费居高不下。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解决手续费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监督问题。
其次,兼业保险代理人的资质审批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在目前的管理制度下,兼业保险代理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审批程序才能获得资质。然而,由于审批程序繁琐、时长较长,以及审批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了审批过程中的延误和不公平现象。为了提高审批效率和公正性,需要对资质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
另外,兼业保险代理人的监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兼业保险代理人的监管主要由保险公司和相关行业协会负责。然而,由于监管职责不清晰、监管手段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监管的效果不佳。为了加强对兼业保险代理人的监管,需要明确监管职责、完善监管机制,并加强监管力度。
总之,兼业保险代理人的管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解决兼业代理手续费标准、资质审批和监管等关键环节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兼业保险代理人的管理水平,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新《保险法》对保险经营者提出的新要求。保险经营者需完善经营管理,并特别完善签收制度、加强核保工作和售后服务的管理。新法规定了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需提供格式条款并明确说明内容,否则无法证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此外,保险行业自律改进和监管制度的完善也被强调,
保险代理人分为专业代理人、兼业代理人和个人代理人三种。专业保险代理人是指专门从事保险代理业务的保险代理公司。在保险代理人中,只有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第一百一十七条 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