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时间:2025-04-18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如果约定前无效合同中的抵押合同生效该案中抵押合同是否有1998年8月27日徐某因建房缺乏资金,以其自有住房一座作为抵押担保,向A银行申请贷款人民币10万元,并与A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各一份,并办理抵押物登记。合同约定:借款10万元,借款用途建房,月利率6‰,借期37个月,从1998年8月至2001年9月止。后因故该笔贷款未发放。1998年8月31日,徐某又与A银行再次签订《个人住房借款合同》及《个人住房借款抵押合同》各一份,约定借款金额10万元,借款用途购房,月利率为5.925‰,借期为60个月,借期从1998年8月31日起算,并约定原抵押合同一同生效,双方没有重新办理抵押物登记。借款期满后,徐某截至2004年9月15日,仅累计还贷本息26500元,余额未能偿还。为此,A银行于2006年12月15日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徐某偿还借款本息,并拍卖、变卖抵押物房屋优先受偿。
在本案审理中,针对本案抵押担保合同是否生效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本案抵押合同已生效,理由是双方已于1998年8月27日在房管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
另一种观点认为:
本案抵押合同未生效,理由是1998年8月27日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抵押合同所担保的借款与1998年8月31日借款属两笔不同的借款,不能混同。本案1998年8月31日签订的抵押合同因未办理抵押登记而未生效。
评析
小编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本案中,1998年8月27日与1998年8月31日签订主合同项下的借款是两笔不同的借款,表现在借款用途、利率、借款期限、签约时间均不同。而在房管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从合同所担保的借款是1998年8月27日签订的借款合同项下的借款,该笔借款未实际发生,从合同的抵押担保也就失去了担保对象。本案又不属最高额抵押贷款,因此,该抵押登记与1998年8月31日借款无关,不能混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能由当事人任意约定。本案中,徐某于1998年8月31日签订的抵押合同因未办理抵押物登记而未生效,A银行不能据此主张优先受偿权。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同案犯供述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地位
同案犯供述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及其法律地位。同案犯供述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范畴,需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探讨了刑事案件中“另案处理”的适用条件,包括多种情形下的规定和审查监督机制。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应设立投诉管理部门,统一受理投诉,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投诉管理部门还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的投诉处理工作,并汇总分析投诉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的管辖权方面,基层法院管辖一般医疗纠纷案件,中级人民法
-
恶意仲裁是否属于滥用职权?
恶意仲裁是否属于滥用职权的问题。首先定义了滥用职权,然后分析了重大损失的界定,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损失。接着阐述了恶意仲裁的判断标准,包括违背法律规定、以私利为目的和对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最后指出,具体案件中恶意仲裁是否构成滥用职权
-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指出契约关系既有人的意志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属性。法律关系的产生依赖于当事人的个人意志表示,而非仅依赖于国家意志。法律适用的目标和步骤包括查明案件事实、选择和确定适用的法律规范以及推导出合理的法律决定。案例分析展示了法律适用的实践
-
诉讼离婚房屋交易的法律效力
-
被告人自认有罪的情况及其法律分析
-
刑事案件怎么辩护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