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清算人的身份可以由法人担任。尽管我国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清算人是否可以是法人,但从《公司法》第184条的规定来看,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人由股东组成,而股东不限于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同样地,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人可以由董事组成,尽管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法人是否可以担任公司董事,但主流意见认为应该允许法人担任董事。
为了保证清算过程中清算人的独立性,并实现对利害关系人的公平保护,应该改变目前《公司法》的立法现状,明确规定清算人可以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或组织担任。在条件成熟时,引入职业清算人制度,由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组成清算人的团队,将有助于提高清算人的专业素养和清算活动的市场化。
在我国股份公司中,法定清算人应该由公司的董事担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董事都适合担任清算人。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应由公司董事代表的股东担任清算组织人。如果董事未履行这一义务,非股东董事将承担相应责任,而未组织清算的赔偿责任可能远大于其所获得的酬劳。因此,让董事会中的所有董事承担组织清算的责任对非股东董事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由公司董事会中的股东担任法定清算人更为合适。
为了保证清算事务的顺利进行,我国应该明确规定清算人的任职资格。立法应明确规定清算人的主体范围,选任清算人应具备的条件以及清算人的消极资格等。国外立法发展的趋势显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清算人的专业资格。因此,建议我国立法明确规定清算人的组成必须包括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职业清算人制度,实现清算人员的职业化和清算活动的市场化。
公司注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公司注销后产生的合同纠纷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解决,可以起诉原股东。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申请公司注销前需进行清算,并准备相关文件,如清算报告、股东会决议等。不同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需提交不同文件,违反规定的公司需
公司解散诉讼中的财产冻结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公司财产在破产清算时不会被冻结,但在解散诉讼中涉及财产冻结的情况需注意。股东在特定情况下可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但人民法院对不予受理的情形也予以明确规定。
公司法人解散后是否可担任其他公司股东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法人代表在公司解散后可以担任其他公司股东,但如果负有责任未满三年则不能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继续经营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实际负责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
公司股东会会议的具体内容和决议事项。会议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议题等,重点讨论了公司解散的相关事宜,并成立了清算组进行清算。会议还强调了股东会会议的注意事项,包括会议通知和表决方式等。摘要记录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决议结果,反映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