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刑事申诉主体的范围及限制

刑事申诉主体的范围及限制

时间:2025-04-01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9058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你是否也对刑事申诉主体有什么有疑问呢?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刑事申诉主体的范围受到限制。除了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外,其他人员没有申诉权。然而,我们认为刑事申诉是一种法律赋予的诉讼法律性质行为,因此申诉权人的范围应以案件的利害关系人为限。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享有申诉权利,是刑事申诉的主体。他们有权为被判决人的利益或不利益提出申诉,要求撤销或变更原判决、裁定或决定。当事人的近亲属也与案件有切身利害关系,因此也应享有申诉权,可以独立提出申诉。其他亲属提出申诉应取得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同意,否则不能独立提出申诉。

与案件有物质利害关系的亲属

如果被告人或被害人已经死亡,与其有物质利害关系的亲属可以独立提出申诉,成为申诉主体。

其他人员的限制

其他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民不应是申诉权的主体,也不享有申诉权。然而,他们对案件的裁判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意见或建议,反映情况。这种行为属于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进行社会监督的活动,而不是诉讼性质的行为。

总的来说,法律规定的刑事申诉主体范围是恰当的,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处理申诉,并保护申诉权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物证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 被迫作伪证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被迫作伪证在我国刑法中的责任认定。被他人胁迫作伪证的不需承担刑事责任,但胁迫他人作伪证的当事人要承担刑事责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伪证罪的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包括伪证罪侵犯的复杂客体、在刑事诉讼中的虚假证明行为、特殊主体以及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 取保候审期间能否回老家

    被取保候审的嫌疑人能否回老家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需经公安机关批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多项规定,包括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并遵守其他相关规定。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包括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

  • 答辩人申诉答辩状
  • 刑诉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未成年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