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自主权与婚姻自由是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婚姻自主权更多地具有法律属性,而婚姻自由则更具道德伦理属性。
根据恩*斯的研究,婚姻制度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再到一夫一妻制,妇女的性自由逐渐被剥夺,而男性则没有受到同样的剥夺。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她们追求婚姻自由时常受到各种责任和义务的限制,无法真正实现婚姻自主权。因此,法律的明示是必要的。
婚姻自由往往是一种伦理价值选择,但在实际的结婚和离婚过程中,往往受到观念和传统的限制。例如,第三者插足现象常常受到舆论的谴责,但这种谴责并不符合婚姻自由的伦理价值。一些国家已经确认了无过错离婚主义原则,这是对婚姻自由伦理价值的理性评判。因此,婚姻自主权不应成为婚姻自由的障碍,也不应成为阻止离婚自由的法宝。增加婚姻自主权的容忍度将有助于适度限制婚姻自由。
婚姻自主权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合意基础上,而婚姻自由则不一定如此。婚姻是一种契约,也是一种法律行为,决定了两个人终身的命运。婚约是指男女双方为结婚而事先约定的婚姻关系,也称为婚姻的预约。婚姻是否为契约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契约的特点。
契约是一种协议或合意,具备以下特点:必须由两个以上的主体参与,必须达成真实的合意,主体法律地位平等,主体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由。在现代社会,将婚姻视为契约性法律行为已经成为共识。因此,不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遵守契约的规则。婚姻自主权必须建立在双方真实的合意基础上,以体现婚姻自由的真正内涵。
婚姻自由往往通过一方的自主权行使来体现,不一定需要双方的真实合意。例如,在无过错离婚中,无需双方的合意即可实现离婚自由。然而,蒙昧时代的群婚制并不符合我们对婚姻自由的理解。婚姻作为一种权利,应该可以自由行使或不行使,只要符合法律规范的允许性规定而不违反禁止性规定。因此,婚姻自由也应该遵循真实合意的原则。
简单地说,如果恋爱双方均是成年人,而且他们是自由恋爱,这本身是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原则的,如果谈不拢,双方分手,这本身也是婚姻自由的表现,俗话说“捆绑不成夫妻”,只有双方自愿的婚姻才可能是持久、稳定的。因此,不需要赔偿。
内容提要陕甘宁边区的婚姻立法,确立了“男女婚姻自由”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通过对婚约的适度保护,对离婚自由的适当限制,尤其是对童养媳的坚决取缔以及对寡妇再嫁的支持和保护,使婚姻自由原则与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实际相互契合。陕甘宁边区高等法
结婚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依法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结婚自由主要有两点内容:一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且意思表示真实,不容许任何一方对他方进行强迫或者任何第三者加以包办及非法干涉。结婚自由还包括再婚的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离婚自由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夫妻双方
王某和张某约定定金的行为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本案中,王某和张某在恋爱当中就通过2万元保证金的办法,来限制对方选择结婚对象的自由,是对婚姻自由原则的违反。双方恋爱时所达成的定金协议违背婚姻自由原则,属无效协议,张某为此所收取的2万元定金,应全额返还王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