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刑事拘留 > 哪些情况不应该逮捕

哪些情况不应该逮捕

时间:2025-06-0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1754
对于一些有严重怀疑的嫌疑人来说,是可以进行逮捕的,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率的破解案件,但是有的时候,即使确定了对方嫌疑人的身份,也不能实施逮捕,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逮捕条件

根据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尚不足以防止以下社会危险性的情况发生,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再次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存在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情况。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情况。

五、可能自杀或者逃跑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自杀或者逃跑的情况。

监视居住的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自理生活。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

如果由于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

如果羁押期限已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法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的情况,也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监视居住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终审判决后的改判可能性

    民事终审判决后的改判可能性。在一般情况下,判决一旦生效,不会再改判。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符合一定条件可申请再审,包括有新证据、原判决有错误等情形,从而可能改变终审判决。需要注意的是,再审申请并不会停止判决的执行。

  • 开设赌场证据的要求

    开设赌场罪与聚众赌博罪的区别,包括规模和组织形式、持续性和稳定性、赌具提供方式以及赌博方式的差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规定,包括聚众赌博罪和开设赌场罪的构成、跨境适用、共犯以及从重处罚的情形。

  • 申请再审没有新证据会如何处理

    再审申请中证据的相关问题。包括新证据的定义、提供的时限、不采纳非新证据的处理、逾期提供证据的处理、再审申请中的新证据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理由成立的情形。强调了新证据的重要性和规定,以及不同情况下证据的处理方式和后果。

  • 刑事强制措施复议的申请途径

    刑事强制措施复议的申请途径及适用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刑事强制措施有异议时,可依据国家赔偿法申请赔偿。赔偿适用于侵犯人身权的情形,如违反拘留措施、违法使用武器等造成的伤害或死亡。受害人有权在特定情形下获得赔偿。

  • 国家赔偿责任的排除情形
  • 离婚证据的构成要素
  • 逮捕的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