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措施的效力并非无限期的,一般情况下,保全措施的有效期限为判决生效后向法院申请执行之日止。不同类型的财产保全措施具有不同的期限,每次采取保全措施后,其有效期限仅为一定的时间。如果在到期后未采取续封或续冻措施,保全措施将自动失效。因此,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需要继续关注保全措施的到期时间。对于需要继续采取续保措施的情况,最好在期限届满之日前三十天向法院提出续保申请,以便法院及时安排续保。
1. 银行账号、存款:首次保全期为六个月,续冻期为三个月。
2. 房产、土地:首次保全期为两年,续封期为一年。
3. 股权:首次保全期为两年,续冻期为一年。
4. 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国家股、社会法人股、限售流通股等):首次保全期为一年,续冻期为六个月。
5. 上市公司普通股(流通股):首次保全期为两年,续冻期为一年。
6. 债券:首次保全期为一年,续冻期为六个月。
7. 车辆:无期限限制。
8. 机器设备、货物:首次保全期为一年,续封期为六个月。
9. 到期债权:首次保全期为两年,续冻期为一年。
10. 专利、商标权:每次保全期为六个月。
1. 情况紧急,不采取财产保全将会对申请人的合法财产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2. 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不会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 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否则法院将驳回申请。
4. 案件必须涉及给付内容,属于给付之诉。
5. 当事人一方的行为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
6. 必须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申请,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裁定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
7. 申请人需提供担保,法院未要求提供担保的情况除外。
1.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
2.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根据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
3.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4. 未公开的发明或未发表的著作。
5. 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
6. 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规定,与外国、国际组织缔结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中规定免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8.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用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的专项资金,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9. 债务人的封闭贷款结算专户,不得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先予执行。
财产保全的申请和担保流程,以及财产保全裁定的时限、担保要求与解除机制。申请人需提出申请并提供担保,法院有权要求相应担保。诉前保全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诉中保全则视情况紧急程度而定。财产保全可因多种原因解除,如被申请人提供担保或履行判决义务。同时,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诉前保全金额的相关规定。申请人申请诉前保全时,保全财产限于请求范围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担保数额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担保数额在申请诉前保全时应当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此外,财产保全的费用交纳标准和条件也有所详述,当事人需了解并满足相关要求以确保申请有
关于保全裁定的送达问题。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被保全人应第一时间收到通知,如有异议可提出复议。紧急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申请采取保全措施,需提供担保。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需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执行立即开始。未依法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法院将解除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