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 > 公司法关于司法解散公司的条件规定

公司法关于司法解散公司的条件规定

时间:2025-05-1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5226
公司解散代表着公司无法再继续经营下去了,这在国内并不少见。要是公司在解散之后没有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处理,极容易触犯了法律,公司的责任者就会要承担法律后果。那么,公司解散的要件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请求主体的资格

根据公司法规定,请求解散公司的主体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这样的规定旨在防止多数派股东滥用权力,同时也避免个别股东滥用诉讼权利。根据国际立法惯例,我国确立了享有请求权股东的持股比例,即在法定解散事由发生时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并在诉讼过程中保持持股比例。根据法哲学理念中的“任何人不能从过错中获利”原则,对于在形成公司僵局中有过错的股东,应排除在请求权主体之外,以防止其通过诉讼获取不正当利益。

公司陷入僵局的情形

为满足司法解散公司的条件,公司必须陷入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这种困难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投资决策错误、市场外部环境改变、严重违约导致经济损失、股东或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大股东操纵公司经营决策权、股东个人因病、死亡、流亡、犯罪、迁居等导致股东合作关系破裂等。这种情形不仅包括公司财务困难导致濒临破产、倒闭,还包括公司管理瘫痪、重大经营决策无法正常进行、中小股东无法行使股东权利等。

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继续存在公司僵局将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股东利益是指满足股东各种需要的满足,包括股东的基本权益和合理期望。这不仅包括股本、股息红利等自益权利,还包括表决、查询、监督等共益权利。

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公司僵局

解散公司是一种最为严厉的制裁措施,一旦解散公司,将进行清理程序,最终导致公司人格的消亡。这可能导致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的减少,包括商标、商誉和专用技术等。同时,解散公司还涉及到内外部众多法律关系的协调。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司法解散公司作为解决公司僵局不得以的手段而规定在法律中。其他途径指的不是程序意义上的替代审判纠纷解决机制,而是指避免解散公司的其他救济方式,例如强制股份收购,即法院判令一方股东以合理价格收购另一方股东的股权,以实现另一方股东退出公司、解决公司僵局的目的。此外,还有变更公司章程、撤销公司决议或行为、允许股东提起不公平妨碍之诉等方式可以解决公司僵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违法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股东因违法行为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股东出资瑕疵、抽逃资本、公司清算程序不合法以及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混同等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当股东存在上述违法行为时,可能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或补充赔偿责任。同时,也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 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时间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 公司破产与法律责任

    公司破产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虽然公司申请破产的法定代表人通常不会被判刑,但如果存在违反公司法规定的行为并情节严重,法定代表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债务人若无法清偿债务并有权申请破产,法定代表人如有责任将可能面临限制,三年内禁止担任公司高管职位。

  • 公司解散与公司终止的区别

    公司解散与公司终止的区别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章指出,尽管公司解散是公司终止的一个环节,但两者并不等同。新《民法典》和《公司法》对于公司解散、清算和终止的规定存在区别且存在一定混乱。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解散的原因和清算、终止的程序。法官在选择适用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 公司解散后的诉讼时效
  • 公司冻结账户怎么解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