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出现管辖争议时,需要指定一个机构来解决争议。关于行使指定统辖的机构,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对于统辖发生争议的情况,应当向上一级行政机构申请指定统辖。
指定统辖权是一种行政决定权和行政领导权,一旦指定统辖的决定作出,被指定统辖的行政机构有义务遵守执行。而对于行政机构的行政行为的决定权和领导权,只有其上级行政机构拥有。因此,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构发生行政处罚统辖争议时,必须由它们共同的上一级机构进行处理。
对于不同的行政机构,它们共同的上一级机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争议双方是同一政府所属的两个以上部门,行使指定统辖权的机构就是本级人民政府。例如,县工商局和县物价局之间发生行政处罚统辖权争议,指定统辖机构应该是该县人民政府。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争议双方是不同级政府所属的两个以上部门,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这两个以上部门都隶属于同一个行政主管部门,那么由这个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即可。例如,同一个省的一市一县工商局对一违法案件发生争议,应当由省工商局指定统辖。如果两个以上的部门不属于同一个行政主管部门,则应当由它们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指定。例如,同一个省一个市的交通局和另一个市的公安局发生行政统辖争议,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作出指定统辖决定。
第三种情况是,如果争议双方是两个以上人民政府,例如,同一个市所属的两个县政府对行政处罚统辖发生争议,那么这个市人民政府就可以对该行政处罚案件作出指定统辖决定。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法律规定作出指定统辖的机构是发生统辖权争议机构的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构,因此,需要注意这里规定的“上一级”机构和上级机构是有所不同的。所谓“上一级”机构是仅比当前机构高一级。当然,根据法律规定,“共同的上一级”机构对于具体的统辖权争议机构来说可能不仅仅是高一级的问题。在学习和理解行政处罚法关于指定统辖的规定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租赁合同的细节与条款。甲方根据乙方的需求融资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乙方使用。合同规定了租赁期间、租金支付方式、租赁物件的购买与交付、瑕疵处理、乙方的权利义务、租赁物件的灭失及毁损、保险、保证金、违约处理、合同转让、修改、期满后处理、争议解决等情况。
股权转让协议的细节,其中涉及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的股权转让事宜。协议包括股权转让价格及支付方式、双方的声明、保证和承诺、股权转让有关费用的负担、违约责任、保密条款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战略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与要点。协议中双方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约定了具体的合作事项,包括宣传推广、优势互补、合作协调机构等。同时,协议还涉及合作期限、相互支持、问题解决方式、独立地位、市场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内容。此外,保密义务和争议解决方式也作为重要
甲、乙双方关于公司股权转让的协议内容。甲方将其合法拥有的公司股权转让给乙方,并规定了股权转让的价格、支付方式、甲方声明、乙方陈述与保证、费用负担、盈亏分担、违约责任、协议的变更和解除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