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质押授信的法律条件
时间:2025-05-14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动产质押的授信条件和押品条件
一、借款人的基本条件
根据《担保法》规定,借款人申请办理动产质押授信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 借款人必须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并且注册地和主要经营场所在授信业务经营区域内。
- 借款人必须已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并且与银行有一段时间的正常业务往来(通常要求三个月以上)。对于预期经营前景良好,并且能给银行提供较大综合收益的借款人,可以适当放宽此条件。
- 借款人的各项经营指标必须符合银行普通授信风险控制要求。
- 借款人必须能够及时、完整地提供银行所需的各项授信资料。
- 借款人必须愿意与银行以及与银行合作的仓储单位签订三方质押监管协议。
二、质押货物的条件
质押项下的货物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 货物必须是不易损耗、不易贬值的,并且易于长期保管,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 货物的所有权必须明确,仓储货物必须属于借款人所有。
- 货物的规格必须明确,便于计算且市场价格稳定,波动较小。
- 货物必须是合格的,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在安全条件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不得办理易燃、易爆、易渗漏、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化学品等货物的质押。
- 仓储货物必须办理包括盗抢险、火险在内的财产保险。保险期限一般应比授信期限多三个月,且保单正本必须交给银行保管,保险费由出质人支付。
- 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进行质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质押与质权的定义与原理
质押与质权的定义和原理,并重点分析了动产质押贷款业务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质押物监管是动产质押贷款风险控制的重点,如果无法有效监管质押物,会导致信贷损失。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相对脆弱的情况下,动产质押监管解决了银企间的融资矛盾,通过第三方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投
-
质权人与出质人的关系
质权人与出质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质押活动中的操作。质权人可以通过征信制度确定出质人的信用水平,并据此设定质押率和授信额度。对于物流中心的监管,需签订“仓储监管协议”以确保质权人的监管权。质权人与出质人签订的《质押协议》应明确保证金制度、强制平仓线等条款
-
动产质押授信的法律条件
动产质押授信的法律条件,包括借款人和质押货物的条件。借款人需是企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并在银行有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经营指标符合银行风险控制要求,愿意签订三方质押监管协议。质押货物需不易损耗、易于保管和变现,所有权明确,规格明确且合格,不得办理危险
-
质押的定义与规定
质押中股票质押的问题和平衡问题。质押涉及债务人将动产交给债权人作为担保,当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有权处理动产以实现其债权。股票质押面临的问题是股票价格的波动可能影响双方利益。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办法》提供了参考,但贷款人
-
动产质押监管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
动产质押的定义和特征
-
股权质押登记的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