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政部门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行政执法机关,二是行业主管部门。行政执法机关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行政执法机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家综合性的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其主要职责包括企业登记注册、市场监督、商标、广告、经济合同、个体私营经济等经济监督工作。根据《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负责制止和查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消费者利益。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统一管理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的政府职能部门。其业务工作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承担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
卫生监督部门管理范围涉及保健、医疗、饮食卫生等多个方面,与消费者密切相关。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责是依法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具体包括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等。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包括对商品品种、服务方式及提供者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对选择商品服务及其提供者有自由决定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在购买商品时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威胁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公平合理、计量准确无误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
消费者在遭受侵害或损失时,有权要求赔偿。
消费者有权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
消费者有权要求建立代表消费者利益的职能机构,并有权建立自己的组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有权监督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包括对执行政策法规不力或不注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部门提出质询、批评或建议,对有损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要求依法查处,并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声援和批评。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消费者使用说明的法律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必须遵守使用说明以确保安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标准,规定了消费品使用说明的国家标准体系,包括八个标准,为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提供依据。同时,国家、消费者和生产者三方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医保局的职责和作用,包括社保局的职责以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机构与途径。社保局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医保法规政策,制定医疗、生育保险政策,并管理医保基金等。处理医疗纠纷的机构主要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下属的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包括自
受理投诉的原则和范围。消协依法受理消费者投诉并进行调查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合理、公正的基础。消费者投诉需提供证据,证明所受损害与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存在因果关系。投诉处理需遵守地域管辖责任分工、认真服务、无偿服务、舆论监督和一定受理范围的原则。投诉
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充实细化消费者权益规定、强化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规范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方式、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以及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等方面。修改使得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为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