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 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三) 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四) 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当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如果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且不属于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应当登记立案。如果无法当场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如果需要补充必要的相关材料,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补齐相关材料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在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将裁定驳回起诉。
民事起诉状的书写要求如下:
1. 首部应依次写明:
- 文书名称为“民事起诉状”,并提供原告和被告的基本情况。
2. 正文包括以下内容:
- 诉讼请求:明确请求法院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要求。
- 事实与理由:详细陈述事实,合理阐述理由,并引用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为诉讼请求的合法性提供充足依据。在陈述事实时,要客观真实地描述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纠纷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现状,特别是争议焦点。在阐述理由时,要进行分析,明确责任,并援引相关法律条款和政策规定。
- 证据及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作为原告,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能够提供支持自己诉讼主张的各种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
3. 尾部应写明受诉法院名称,并附上起诉状副本的数量。如果提交了证据,还需写明证据的名称和数量。最后,起诉人应签名盖章,并注明起诉日期。
一起由于被告对原告某物业造成妨害而引起的纠纷。原告为某物业业主,被告与原告存在特定关系。原告发现其物业出现问题并向物业公司反映,经物业公司检查,问题由被告造成。原告多次要求赔偿并解决问题,但被告拒绝协商。因此,原告依照我国《物权法》和《民法通则》提起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包括判决、裁定、上诉、申诉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文章的法律程序严格
故意伤害罪适用取保候审的相关问题。依据我国法律,是否适用取保候审需要根据犯罪情节确定。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特殊情况如疾病、怀孕等,可申请取保候审。同时,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需满足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义务等条件,并由公安机关执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处理原则及不同结果。重新审判应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重新审判的结果包括驳回申诉或抗诉、改判、撤销原判并重新定罪量刑、发回重审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原判决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