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没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那么对于这些组织或自然人所雇佣的劳动者,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将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四、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没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那么对于这些组织或自然人所雇佣的劳动者,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将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五、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争议,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实际情况中,农民工与包工头建立了劳动关系。因此,如果包工头没有及时支付工资,农民工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和谐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式,因此,想要拿回工资,首先应考虑与包工头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如果包工头不愿意协商,协商无果或达成协议后不履行,农民工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如果包工头不愿意调解,调解无果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农民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申请仲裁时,农民工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
(2) 申诉书(详细陈述申诉理由和要求,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
(3) 申诉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4) 如有委托代理人,需当面签订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并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5) 被诉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6) 证明申诉人与被诉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
(7) 《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可以向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因此,农民工可以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包工头的行为。
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农民工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追索应当支付的劳动报酬。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单位犯罪责任的范围,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标准。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文章强调必须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给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并促进案件开展。责任承担方面,责任主体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按份责任,免责事由包括确定具体侵权人、举证自己非侵权人及不可抗力。赔偿标准参照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