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 > 承诺送达的有效时间

承诺送达的有效时间

时间:2025-05-28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9216
要约是合同法中重要的内容,要约是发出人对受要约人作出的承诺,要约需要被要约人接受才会生效,而承诺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送达才会生效的,超过时间就无效,那么承诺送达的有效时间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承诺期限的确定

要约确定了承诺期限,承诺应在该期限内送达要约人。如果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口头要约应立即作出承诺,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非对话方式的要约应在合理期限内送达。

承诺期限的规定

如果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承诺必须在该期限内送达要约人。如果超过承诺期限,则要约失效。

口头要约的承诺期限

口头要约包括双方面谈提出的要约和电话交谈中提出的要约。对于口头要约,如果当时不立即表示接受,则在谈话结束后,该要约即不复存在。

非对话方式要约的承诺期限

如果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且没有规定承诺期限,承诺应在合理期限内送达。合理期限可分为三段:1. 要约到达于受要约人的期间;2. 为承诺所必要的期间;3. 承诺的通知达到要约人所必要的期间。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期间根据通讯方式确定。如果在途中有非常事变导致迟延,要约人应考虑该情况对期限的影响。承诺的通知方法由要约人特别限定时,应以该地法为准;否则,应根据通常交易上所用的方法。以电报为要约时,是否必须以电报作为回答,应根据要约的性质和特殊情况确定。第二段的期间是自要约到达时起至发送承诺通知的期间,是受要约人审查考虑是否承诺所必要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根据一般情况确定,但根据要约的内容不同可能有所差异。内容复杂、审查考虑时间长,如果还需要法定代表人或董事会的批准,时间可能更长。这三段期间是根据通常情形可以预期承诺到达的合理期限。

承诺的生效

如果不需要通知,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即可生效。例如,甲要求乙制定专门计划以建立一个数据库。在未通知甲的情况下,乙开始草拟计划,并要求甲根据要约中的条件付款。此时,乙无权要求付款,因为乙未通知甲对要约的承诺生效。但如果甲在要约中通知乙两周后不再有效,乙有意承诺该要约,为节省时间,他应立即开始草拟计划。一旦乙开始草拟,合同即成立,即使乙未能立即或延迟通知甲。

数据电文形式合同的到达时间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如果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则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如果未指定特定系统,则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需要说明的是,不采用特定系统发送的传真、电传、电报应与信件同样看待。

迟到的承诺是否有效

受要约人超过期限发出的承诺

根据《合同法》第28条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的承诺,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否则视为新要约。一般情况下,如果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才发出承诺,则该承诺无效,只能被视为新要约。视为新要约意味着逾期承诺不具有法律效力,对要约人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也不能导致合同的成立。只能将其视为一种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即一种新要约。然而,如果要约人仍愿意与受要约人订立合同,并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自己将接受该逾期的承诺,则该承诺仍具有承诺效力,合同仍然能够成立。

因其他原因超过期限发出的承诺

根据《合同法》第29条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该承诺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受要约人的承诺是在承诺期限内发出的,并且按照通常情况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承诺未能及时到达要约人完全是出于意外,即受要约人没有过错。根据《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要约人应及时通知受要约人承诺逾期的情况,并表明不接受该承诺。否则,该承诺视为已被接受,承诺生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询价邀请是否构成要约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询价邀请是否构成要约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询价邀请并非要约,只是一种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而要约则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具备具体确定的内容、向希望缔约的受约人发出、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约束等要素。商业广告

  • 合同法要约

    合同法中的要约相关问题。文章介绍了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生效时间、存续期间等。同时,也阐述了反要约的概念和特征,以及要约与反要约之间的区别。文章还强调了合同内容以承诺为准的原则。

  • 要约生效的条件

    要约生效的条件,包括要约内容具体确定、要约表明受要约人承诺要约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等。同时,也介绍了要约失效的情形,包括受要约人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受要约人未在承诺期限内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等。

  •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和附有期限的合同,这些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所规定。此外,合同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未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最新法律规

  • 承诺与要约的一致性
  • 合同法中的要约和承诺
  • 投标有效期的含义和法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