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指当事人双方自愿离婚,并就离婚后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的书面文件。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离婚协议书应当包含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离婚协议书是办理离婚登记的法定要件。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未达成离婚协议的情况下,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离婚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在审查离婚登记当事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并询问相关情况后,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
如果当事人双方协议不成,只能通过起诉请求离婚。
离婚协议书是附生效条件的协议。
离婚协议书在当事人双方办理了正式离婚手续之后才生效,婚姻登记机关备案或法院调解书只是国家有权机关对离婚协议书的确认。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八条的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双方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双方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未成立,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至今,法律对于离婚协议书在双方未解除婚姻关系、未经备案或确认的情况下是否约束当事人的问题尚未明确界定。
离婚协议的法律要求,包括协议内容、形式要求、合法有效性和存档方式等。协议需明确表示双方自愿离婚,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有一致处理意见,且不得违法国家法律法规、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或限制一方合法权利。协议签订后不能随意更改,如需变更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同
一对男女因各种原因自愿协议离婚的事宜,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子女抚养、抚养费及探望权以及婚前财产的处理等内容。双方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邀请见证人进行见证。
离婚协议的法律意义和注意事项。离婚协议是解除婚姻关系的协议,涉及财产分割、债权债务和子女抚养等问题。协议需周全避免后续纠纷,并注意不分割财产的两种情形和婚内协议公证的重要性。离婚协议可反悔的情况应对措施包括签订婚内协议和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履行离婚
离婚协议书纠纷的法律规定。离婚纠纷中财产分割问题常引发争议,离婚协议签订后的纠纷处理依据相关法律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后一年内,如有反悔情况可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若离婚协议存在问题,特别是涉及财产分割问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需提供证据并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