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约定婚姻关系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适用《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以下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
这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和补贴。
这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益。
这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收益。
这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而获得的财产。对于继承遗产所得,是指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是对财产的实际占有。即使婚姻关系结束前并未实际占有,只要继承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继承的财产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除外。
这指的是其他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
另外,以下情形之一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这指的是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之前已经拥有的财产。
这指的是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这指的是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规定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
这指的是一方专门用于个人生活的物品。
这指的是其他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
离婚后又复婚房产的划分问题。复婚是重新结婚的行为,财产状态不能恢复,离婚时划分的财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除非当事人自愿,否则在下一次婚姻关系中仍然属于个人所有。复婚后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身体受伤获得的费用、遗嘱或赠与
关于婚姻中的房屋产权归属及财产分割问题。对于婚前购房,产权归属个人,婚后还贷不影响产权归属;房屋增值部分一般属于房屋所有者个人财产,但投资行为产生的收益可能视为共同财产。对于婚后父母为子女购买的房屋,产权归属视出资人和登记情况而定。建议在购房时明确各
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工资、生产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共同财产以及个人财产的定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和支配权,且可以通过约定来确定财产的归属。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身体伤害赔偿等。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适用法律上的相关规定。
婚前财产公证的必要性,指出对于动产等易于变动的贵重物品需要进行公证以避免离婚时财产归属不明确。文章还介绍了婚前财产公证的办理方式和婚前协议公证的办理步骤,包括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双方共同到公证处申请等。婚前财产公证旨在证明夫妻或未婚夫妻就财产和债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