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定产品质量状况,处理产品质量争议,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制定本办法。
下列申请人有权提出仲裁检验申请:
(一)司法机关;
(二)仲裁机构;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他行政管理部门;
(四)处理产品质量纠纷的有关社会团体;
(五)产品质量争议双方当事人。
质检机构不受理下列仲裁检验申请:
(一)申请人不符合规定的;
(二)没有相应的检验依据的;
(三)受科学技术水平限制,无法实施检验的;
(四)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已经对产品质量争议做出生效判决和决定的。
申请人申请仲裁检验应当与质检机构签订仲裁检验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并提供相关资料。
仲裁检验的质量判定依据包括:
(一)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
(二)法律、法规或者国家强制性标准未作规定的,执行争议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产品标准或者有关质量要求;
(三)法律、法规或者国家强制性标准未作规定,争议双方当事人也未作约定的,执行提供产品一方所明示的质量要求。
质检机构应当在约定的时间内出具仲裁检验报告。
申请人或者争议双方当事人对仲裁检验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仲裁检验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质检机构应当处理并答复。对质检机构的答复仍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检,复检报告为终局结论。
下列申请人有权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质量鉴定申请:
(一)司法机关;
(二)仲裁机构;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他行政管理部门;
(四)处理产品质量纠纷的有关社会团体;
(五)产品质量争议双方当事人。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接受下列质量鉴定申请:
(一)申请人不符合规定的;
(二)未提供产品质量要求的;
(三)产品不具备鉴定条件的;
(四)受科学技术水平限制,无法实施鉴定的;
(五)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已经对产品质量争议做出生效判决和决定的。
申请人应当与质量鉴定组织单位签订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并提供相关资料。
质量鉴定组织单位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质量鉴定工作。
专家组的成员应当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相应的专门知识和实际经验。
专家组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资料,了解有关情况,勘察现场,并发表质量鉴定意见。
质量鉴定组织单位应当对质量鉴定报告进行审查,并负责出具质量鉴定报告。
申请人或者质量争议双方当事人对质量鉴定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质量鉴定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质量鉴定组织单位应当及时处理。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对违法或者不当行为有权予以纠正。
质检机构应当积极承担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组织工作,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质检机构、质量鉴定组织单位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仲裁检验报告、质量鉴定报告与事实不符,并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有关人员在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工作中玩忽职守,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交纳费用。
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工作终结后,应当将有关材料归档。
本办法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全国产品质量仲裁检验暂行办法》。
质量检验制度,包括检验标准、检验类别、检验方法以及质量奖罚等方面的内容。在检验类别上,包括进料检验、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三种。在检验方法上,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制度。同时,还提到了产品签样制度和质量奖罚规定。通过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
问题奶粉对婴幼儿健康的威胁及现行产品检验制度的不足。针对此,提出了建立免费质量检验制度的建议,包括鼓励消费者举报、设立专家评估组、追踪检验可疑物质、责任与费用分担、法规修订等方面,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婴幼儿的健康。
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其中详细说明了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的申请人和不受理情况,明确了质检机构和质量鉴定组织单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文章旨在加强对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工作的管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国实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师制度的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对职业资格的统一管理,我国需要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借鉴国际经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进行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少数人员外,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不得自行设置职业资格准入。